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74章 梦想集团,不太对劲(2 / 2)

发生冲突也是迟早的事情。

毕竟,哪怕是组装厂,组装电子产品也属于其中的高科技领域,对于这个阶段的华夏来说绝对是宝贵的产业。

因此大部分压力也好,想出来的具体对策也好,都是丁高恒完成的。

显然,在如今这条时间线上,由于他的一系列折腾,导致梦想集团早早就在国内碰到了发展阻碍。

这其实跟几年前他要搞独立自主的航空产业标准,但却受到一批人的阻挠是一个道理。

李杰刚刚还露着笑意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您应该知道,前两年的时候,上面本来是准备要把整个计算所给并入梦想集团的,所以那时候我一直是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所长一直是由梦想集团的老总挂名。”

“不过,您之前也提到过的,我们跟一家意大利机床企业联合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而其中的工控部分正好是由我方来负责。”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段提醒。

他所做的事情越多、发挥的作用越大,华夏就会越早往国际产业分工的上游发展。

这属于结构性的矛盾。

跟火炬集团有往来的,都是有研发能力的机构或者公司。

然而当华夏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当个世界工厂之后,这些已经当惯了工厂躺着赚钱的企业,就转而成为了拖后腿的角色。

这不就是在暗戳戳地表示梦想集团没有这方面能力么……

只可惜也就到此为止了。

“虽然到目前为止,都还没出过什么实质上的问题,但常总既然希望在电子产业这块低调行事的话,那就不光要考虑国外,在国内行事也要多加注意,或者倒不如说,反而是在国内更要注意……”

他和常浩南之间虽有业务往来,但过去的私下交际其实不多,只知道后者在研究方面能力过人,并不了解常浩南在过去一系列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你们还有低端型号的产品线?”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这第一次尝试最终并未成功。

但李杰似乎不应该这么敏感才对。

梦想集团不靠谱这事,他作为一个重生者自然知道。

“后来他们那边野心膨胀,想要连同我们曙光集团也一并吃下去,最高的时候已经拿到了我们2000万的股份。不过,最后因为我们集团在97年的营收情况突然好转,这才没让梦想集团得逞。”

李杰看向常浩南的眼神略带些好奇,但还是诚实地点了点头:

因此,常浩南虽然心里面不待见对方,但也没得可选。

“放心吧,我会小心。”

但火炬集团和曙光集团同属科学院系统的二级国企,互相之间还完全是平行关系,甚至在业务上,前者反而还是跟科工委关系更密切。

常浩南点点头,不过没有接话,只是示意对方继续。

但是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严格来说,这个话由他来问,是有点过界的。

“不过,在商用机以外的领域,我们实在是没有资源呐……就拿现在利润率最大的PC市场来说,该入场的早就已经布局完成了,我们再下场,一是上级未必批准这种重复性建设,二来也只能捡一些其它厂商不要的边角料市场……”

说到这里,李杰还抬头看了一眼常浩南。

只不过,那个时候,常浩南还只是个没什么能量的小卡拉米。

常浩南摆摆手:

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关系这种事,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公开,但上纲上线的说也属于商业秘密。

如果是两家私企,那老板坐在一块唠什么都不是问题,不方便回答的话兜个圈子就完事了。

而且,从这個角度上说,梦想集团在早期还算是对华夏电子信息产业有点贡献的。

而给出回答之后,常浩南也是带着疑惑反问道:

“李院士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这个只能算是正常的买卖交易,我是指,像跟我们曙光集团这样的合作。”

“当然有,超算和服务器在之前那一次热度之后,市场有点过饱和,新增订单数量能维持住不往下掉就已经不错了,想要进一步提高,要么像您刚才说的那样,想办法开辟海外市场,要么就横向拓展其它业务。”

所以李杰刚刚才表现得有些迟疑。

毕竟真要说起来,他从两年前就开始有计划地针对梦想集团了,只不过从来没跟别人说起来过罢了。

于是当即摇头:

常浩南自然知道对方是好意,当下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而且,在应付这种事情上面,我也有经验。”

“不光是担心。”

他在波音并购案,以及马上就要到来的盟军行动里面,连美国人都敢阴一手,更何况是一个连投美都还不彻底的梦想集团……

“别看咱们国家的机床实力不强,但产量其实不低,把这块业务抓住了,虽然利润率比较惨,但是养活上下游一套产业不成问题。”

“等到人才水平提高上来,再以高国产化率为卖点回到PC市场,虽然对个人业务应该是没什么吸引力,但哪怕只吃敏感单位采购这块蛋糕也足够了……”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