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31章 加力燃烧!(2 / 2)

在那个阶段,各国对于装备性能的宣传逐渐转为务实,很多过去投机取巧的习惯也逐渐得到改正。

但常浩南虽然已经重生了快两年半的时间,但他真正受教育和学习做项目的时间是上辈子的21世纪初。

测试指挥员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对准话筒沉声下令:

那到时候在宣传上稍微动一动思路,就可以直接说我国航空发动机直接从二代跃入四代水准云云。

所以常浩南还是重点关注了一下中间推力的油耗情况。

“这个……比AL31F的油耗低了差不多6%,就这台发动机25的总压比来说,已经相当惊人了。”

而旁边的工况显示屏上,高空台排气段水冷装置的冷却功率也是在瞬间内被拉满。

华夏在航发这块的发展速度,确实跟之前的预期有亿点差别。

毕竟,在发动机进入可变循环时代以前,三代也好,四代也罢,在这块终究逃不开物理定律的限制。

刚才的推力曲线一直平稳得不像话,所以没什么好看的。

几乎就在他做出操作的同一时间,原本已经让众人有些麻木的发动机轰鸣声变得愈发尖锐起来。

这才出现了一些跟这個年代“格格不入”的想法。

控制室另外一端的操作员随之在控制电脑中把模拟节流阀推动到了最末端的“加力”位置。

“五六年……”

而几台摄像机的画面也在一瞬间因为过曝而呈现出耀眼的白色。

由于加力燃烧室的原理是直接向燃气或风扇后气流喷油进行燃烧,以提高后燃速度,因此在推力稳定性上肯定比不了中间推力状态。

而更复杂的数据也不可能实时呈现在一张纸上。

毕竟今天已经很受打击了……

因为现在加力工况还没稳定下来,常浩南刚刚的注意力并没在参数上面。

“是这样?”

常浩南略带倦容的脸上也总算带上了些许满意的表情,点了点头:

“嗯,基本可以抵消推力增加带来的油耗上升,算是保证了三代机换发之后的航程跟以前基本一致。”

想到这里,常浩南做了个深呼吸,把手中的一页纸放在旁边的桌上:

“准备开加力吧。”

更重要的是,华夏逐渐开始建立一套自己的工业话语体系,不再完全跟着国外走。

“嗯……”

“我去……”

想到这里,姜甫和的思路停下来了。

随着镜头光圈自动调整到更适合的大小,众人也终于得以看清楚测试车间内部的情况。

显然,旁边的姜甫和并未从中得到多少安慰。

几乎从所有角度的摄像机里,都能清晰地看到发动机尾喷口后面带着马赫环的半透明亮紫色尾焰。

没有过于明显的忽上忽下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个时候,已经调整好心态的姜甫和也凑了过来:

“结果这才两年过去,就差点没抗住……”

如果是以前没有全权限电控的航发,那么在每次测试开始前,就必须确定下来全部项目,很难在中途往里增加。

更大推力在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相同工作时间内要消耗更多燃料。

对于军用型号来说,经济性和环保水平都不太需要考虑,油耗更主要的还是会影响到飞机的航程。

而另一边的姜甫和在听到常浩南的解释之后,直接就是一个肃然起敬。

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双方都乐此不疲。

好像就算是现在这样,对方只要能把涡扇10这个项目给做完,也可以坐等着评院士……

“感觉是时候把二号舱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了……”

姜甫和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

他的语气中带着十足的感慨。

姜甫和叹了口气。

他好几次张了张嘴,但还是保持了沉默。

要是按照过去的国际惯例,眼前这涡扇10直接叫“推重比10一级航空发动机”都没有任何问题。

姜甫和摘掉头上的工装帽,自言自语地念出了这个数字。

在这一瞬间,他彻底释怀了。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