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姜总有需要的话,我们也可以随时交流,都是同事嘛。”
至少压气机的级压比就不可能跟如今的涡扇10相比。
甚至让姜甫和因为前面半天自己的想法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虽然由于常浩南的介入,华夏如今在航空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领域的水平都比前世高了不少。
实际上,对于如今的华夏来说,垂直起降飞机的优先级绝对不高。
因此,他故意做出一副疑惑的表情,甚至为了配合自己不太逼真的演技,还专门调整了一下坐姿:
“还有这种事?”
眼下90年代末的华夏,显然还不太够格。
“这样,等涡扇10的测试告一段落之后,我会把分布式控制增益矩阵相关技术系统性地整理成材料。”
也就是说,姜甫和他们的思路绝对是不落后的,只不过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想法都发挥不出来罢了。
而再往后那些,基本就都是航空发烧友的玩票作品,做不得数的。
有鉴于此,常浩南把已经到了嘴边的婉拒之词给吞了回去:
“垂直起降发动机,也确实是有前景的技术。”
“等等……你刚刚说……升力风扇?”
“是啊。”
否则俄国人自己也不用后来再费劲去开发AL41F和AL51F了。
所以榨不到10一级推重比属于情理之中。
但那又得搭配轻型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一起卖。
即便如此,它也已经是这个方向最正经的项目了。
华夏对于垂直起降飞机的研究即便一定要说存在,也仅限于70年代那個战锤味十足的歼6垂直起降型号。
“姜总?”
“雅克141那个主发动机加升力发动机的方案我们也研究过,虽然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升力发动机在平飞的时候完全用不上,死重实在太大,而且更主要的是,在不同发动机之间做升力平衡难度实在太高。”
“那,就提前感谢常总的支持了……”
“对于我个人来说,一是大概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参与两个相距甚远的项目,二来么……也不好夺人之美,这个发动机是你们院自筹资金搞的项目,哪怕日后转了正,主抓单位也应该是你们才对。”
天地良心,他问出这个问题,真的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完全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所以,刚才听到您说可以用分布式控制增益矩阵来提高推力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我才想着,能不能把这个技术也用在我们的型号上面。”
但综合国力这东西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扭转过来的。
毕竟他之所以研究垂直起降,就是因为原来的推重比9一级大推被涡扇10这么个核心机无限接近四代的东西给占据了生态位,迫不得已才剑走偏锋的。
这种级别的军售,那都是要看国际影响力的。
“只是……不知道您说的这个垂直起降发动机……是什么来头啊?”
要知道这功夫大洋彼岸的JSF项目还只是几个PPT,X32和X35的垂直起降型号都还没影子,相关技术方案也只有一些只言片语而已。
这种事情,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真落实下来的话,除了给海军航空兵玩玩票以外,大概率还是得拿出来外销。
姜甫和决定第二次跟自己和解。
“技术上肯定是没问题……”
所以,常浩南并没有马上选择同意或者拒绝,而是问起了这个项目本身的原委:
“哦……”
常浩南摆了摆手:
“涡扇10的A型和B型完成之后,下一步应该就是把它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发动机,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个几年时间。”
现在始作俑者竟然直接问出这个问题,颇有一种当面NTR的美感。
“虽然国家这两年对航空产业的投资增加,但显然也不可能同时支持两个类似的航发项目,可是话说回来,R79的技术资料是我们院自筹的资金,总也不可能就这么扔着,最后想来想去,就只剩下让它重操旧业这一条出路了。”
说话间,二人再次握了握手。
只是这次,姜甫和终于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