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14章 华夏战斗机的心脏(2 / 2)

“在设计这台发动机的时候,考虑到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就没有向长时间超音速飞行的工况进行优化,所以我还是要兼顾到大多数情况下的亚音速工况,没办法把不开加力下的后燃速度设定得太高,否则会导致飞机的经济油耗下不去,从而影响到可用作战半径,这一点对于咱们十号工程这样的中型机来说甚至更要紧一些。”

“浩南同志,这台发动机……确定能赶上咱们十号工程的时间节点么?”

不知不觉中,似乎所有人都坐得比刚才更直了一些……

两年以来,这几乎是他最经常听到的问题之一。

沉稳而严肃的语气,让常浩南在说话时流露出一种自然的自信。

虽然也跟技术有关,但毕竟不是自己的项目,所以聊起来会轻松很多。

但一台高性能航发,肯定会给整个项目带来更高的自由度,让飞机设计人员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才华。

“像是美国人的F22,作战半径低一些还可以用他们的几百架空中加油机进行弥补,咱们华夏空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那样大的一支加油机队,所以……维持一个基本航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它的配套动力,并且如今也已经装在另外几个型号上面的涡喷14,也证明了华夏拥有设计制造一款高性能航发的能力。

而这样的自信,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现场的其他人。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在某些特定的高度,还有干净挂载下,有可能不开加力达到1马赫左右的飞行速度……这点不要说双发的歼11,哪怕歼10也有可能实现。”

装机之后的可用推力甚至更低。

包括太行发动机在最初规划的时候,也是一台性能基本类似,可以实现原位取代的型号。

正如打工人最痛恨的就是画了饼但又实现不了的老板那样。

“也就是说,这上面体现出来的性能指标,并不是空口无凭的设计参数,而是……已经得到了验证。”

“各位十号工程的同志,我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过来,就是因为,涡扇10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已经确定,各部件也已经完成了试生产和部件级测试。”

简单来说,就是全方位包围。

原本如果一直就用着AL31FN,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除去为了调高加力推力和后燃速度导致加力油耗略高以外,所有性能都是肉眼可见的优势。

在常浩南刚刚切出这一页PPT之前。

“这个军用推力……十号工程只用一台应该是不太够,但十一号工程那边如果装两台上去,是不是有可能超音速巡航啊……”

良久之后,宋闻聪总算开口打破了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的沉默。

于是,他调整了一下坐姿,郑重地回答道:

就这,最终造出来的歼轰7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算是华夏国产飞机中空战性能最好的型号。

有谁能想到,或者说有谁敢去想,华夏竟然能有一种唾手可得的三代半航发?

“……”

在今天之前。

但……

然而,涡喷14毕竟只能算是个第二代中推,并不符合十号工程的基本要求。

大概两分钟时间过去,整个会场里仍然没有人开口。

“总之,关于动力的问题,各位大可以放心,我,以及航发动力领域的同事们,保证可以给我们华夏的三代机提供一颗强劲的心脏!”

所以,会有这种不敢相信的虚幻感,也很正常。

“实际上,目前唯一的问题反而是,国内的炼化企业没办法马上拿出符合这台发动机要求的、足够高标准的航空燃油……当然,这个问题我也已经和后勤部门反馈了,他们承诺会在两年内解决问题。”

只不过这一次,已经没有谁会质疑这个改进思路的可行性。

所有人都已经能预见到,一架比原来更加先进、更加全面的战斗机,将会在他们手中诞生。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