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没太见过这种套路的其他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见到终于有人get到自己的想法,常浩南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
“所以,我们这一轮组合拳,不只是要让咱们华夏企业能在物理上占领日本人留下来的市场空缺,也要在精神上打一场反击战!”
但却起了个好头。
结果人家倒好。
90年代日本企业的道歉流程,和二十多年后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写成小故事,穿插在娱乐性的内容中间,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
这一轮解释,可以说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丁高恒毕竟是搞两弹一星出身的,在这块的感触比其他人还要更深一些。
应该说,这个年代,日本人的道歉环节还是没那么常见的。
也就在大概这个功夫,电视里面的一排五个人,又腾地站起来,朝着镜头鞠了一次躬。
常浩南没有出声,只是心说你们先别急,等会就知道这个发布会里面鞠躬环节的含金量了。
好一会之后,丁高恒才率先开口道:
“必须要趁他病,要他命,向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市场的用户证明,这次事件并不是NSK集团这一家公司的孤例,而是整个日本企业的通病。”
说到这里,常浩南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
只是过去从来没人想起来要干这个而已。
“经过我们的内部调查,发现在样品检测和出库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和疏漏,对此我们深感遗憾和不安……”
“虽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按死日本制造业,但至少,要把假冒伪劣这个概念跟他们联系起来,让购买者在看到日本品牌的时候,就能想到这一轮造假事件!”
紧接着,常浩南说出了自己早就想干的事情:
故事内容虽然是纯纯瞎编,但方式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
常浩南顺势进一步说明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原本大家也只是随便emo一下,谁也没想到常浩南竟然在这方面也有准备。
常浩南摇了摇头,接着继续解释道:
“我估计,日本国内的其它企业应该是给NSK做出了一些保证,比如仍然会进行一定数量的采购之类,毕竟,也很少有终端客户购买产品的时候,会去深究这个产品的供应商都有谁。”
一开始都新鲜得很。
“那倒也不能这么说。”
“……”
另外一名副主任张东旭刚才差点把水撒出来,于是一边把保温杯的杯盖拧紧一边说道:
“这是完全没有认错的意思啊……”
“所以,这就是你选择欧洲市场作为切入点,再从国内进行配合的原因?”
于是,这件本来有点节外生枝的事情,从第一次被提出开始,只花了不到五分钟时间就被确定了下来。
一句话引得大家纷纷发笑,会议室里当即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然后,他又试探着问道:
这个问题本来是问丁高恒和几位副主任的。
陆续平静下来之后,丁高恒看着直播里面被记者猛怼但仍然熟练自如地以长难句应对的藤本社长,有些疑惑地问道:
尤其对于在场这些技术出身的领导们来说。
其实后者还真没有。
“这些年,咱们总体上确实是变得富裕了一些,但是有些人呐,这腰包越鼓,膝盖骨反而越软下去了……”
“别的不说,公司出这么大丑闻,哪怕做做样子,也得找个人出来对此事负责吧?”
这架势直接把电视前面的另外几个人给惊到了:
常浩南也试探着表达了肯定的意见。
“发生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一定是因为公司内部出现了不合理的情况……”
开场之后,NSK集团的几个主要领导二话不说,就直接来了个集体鞠躬。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全场唯一的亮点就是鞠躬是吧?”
但是,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常浩南。
会议室里的几个人今天算是大开了眼界。
然后,现场主持人就宣布,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也就是说,在欧美那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当年日本产品的情况有深刻印象,会更容易接受我刚刚说的那套思维定式,甚至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本来可能也还是这么想的,这次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过去的刻板印象罢了……”
“而反观国内市场,一来国际影响力还是不能跟欧美比,二来么……”
因此,很快有人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小常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如果光靠官方的新闻去报道,那么对于不怎么关注新闻,或者不愿意相信新闻的人来说,效果肯定不好。”
“如果NSK后面再改个名字,或者进行一下股权变更的话,恐怕很容易就能蒙混过关。”
虽然没人问出口,但几道带着疑惑的目光都已经投了过来。
既然话题是你引导这来的,那想来应该已经有了腹稿吧?
已经憋笑很久的常浩南总算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开口:
“他们这个意思应该是,我知道错了,但我下次还敢……”
当然,他虽然号称编外副主任,毕竟不是真的副主任,决策权和投票权是没有的。
“日本人开個发布会……也蛮豁得出去的啊……”
就是讲日本餐馆刷盘子都必须刷7次,结果有个华夏留学生过去只刷了5次,结果被辞退了的那个。
如果没记错的话,后世大(臭)名鼎(昭)鼎(著)、诞生了无数小作文的《逸林》杂志,眼下这功夫就还没创刊。
不过气氛都到这了,他也总不好不开口。
“不如,就叫“逸林”,如何?”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