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经过复印之后的几份X射线探测和电镜检测结果就被送了回来。
相比于主持工艺设计的常浩南,他似乎更加关心则乱一些……
没必要抢这种风头。
原本,黎明厂对于这类检测,一般都要送到外面去进行,就像是两年以前常浩南要做的那样。
相比于之前那些能直接进教材的废品典范,已经好到不知哪里去了。
只不过出于对统计学,当然还有玄学的尊重,不会把话说那么绝对罢了。
实际上,他倒是并不怀疑常浩南最终肯定能把这个单晶叶片给搞出来。
马立平过去一直在非军工体系的辽省大学任教,才加入黎明集团不久,更是第一次跟常浩南直接打交道。
在涡扇10这个项目里面,他已经不缺存在感了。
这下子,马立平还是有点意外的。
“后面还有一个热处理没有完成,现在的叶片还只是个半成品,自然不可能哪哪都完美。”
“常总,马主任,DD8单晶合金叶片第一次试生产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
都是恨不得能亲眼盯着全过程的。
但很少有人能在自己重大科研成果落地的时候保持真正的心态稳定。
虽然试生产是否真能一次成功还没尘埃落定,但就凭后者这份大事当前镇定自若的心态,也让他在内心中直呼一声佩服。
常浩南的准备已经做到这个离谱的程度,众人哪怕刚刚还对试生产的最终结果有点担忧,现在也基本都把心态给稳住了。
想到这里,马立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低头看向常浩南刚给过来的资料。
“一次枝晶沿竖直方向生长,间距373μm,二次枝晶臂平行分布,间距为80μm……”
光是这道工序,就得持续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快,送到检测中心做全面检测,尤其是合金形貌和元素组成,尽快出结果。”
马立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旁边的常浩南。
也就是说,常浩南竟然已经提前把可能的检测结果给预测出来,并针对性地做出了不同的热处理方案。
这还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情况下。
就在说话的这功夫,操作人员也已经按照常浩南的要求,完成了对工艺参数的设定,并进行了最后的检查。
“而且……而且虽然杂质元素的总体含量很少,但分布却不均匀,影响性能的铼和钨元素几乎全部集中在叶片根部,对于工作稳定性很不利啊……”
然而,就在他翻到测试报告的最后一页,已经准备开香槟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突然凝固住了。
而现在,这个机会就直接落在了他的头上。
与此同时,常浩南已经把选择出来的热处理参数交给了一直等在旁边的工段长:
“刚才选工艺的过程你应该已经看过了,以后照着我的方法做就行,去处理吧!”
“同意开始试生产!”
马立平回过头,把样品交给身后的一名助手。
马立平一脸惊讶地转过头看向常浩南。
后面的等待过程,相比于之前,反而显得有些无聊了。
就这样吧。
虽然从逻辑上说,他也知道自己这些研究人员在具体生产当中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定向凝固法,说来高大上,但本质上还是精密铸造。
说实话,马立平心里面其实是有点打鼓的。
这是一份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的表格。
其实,最一开始听常浩南说能一次成功的时候,马立平甚至是有点想要看对方吃瘪的心态的。
哪怕是目前“精准”工艺优化做的最好的几个国家,也仍然只能做到定向而不是定量。
“枝晶干平均尺寸450nm,枝晶间670nm……”
明明前面的检测数据都很好,怎么偏偏到最后这块出问题?
真就能一发入魂?
怕是不太科学吧……
过了一会之后,常浩南重新抬起头,把手中那份之前未曾拿出来过的资料递给马立平:
“我们这是试生产,每个工序后面都要进行一次检测。”
最后还是常浩南觉得,真正进入生产之后,自己这群人在这干站着似乎也没什么用,反而还会让旁边的操作工人分心,于是大声提议道:
“我们先去休息室,等结果快要出来的时候再过来吧。”
就说那凝固过程的叶片抽拉速度,都是拿毫米每分钟作为单位的。
但对于在场的内行人,却能看出来,这些产品至少没有缩孔、雀斑、条纹晶之类能够被肉眼一眼看出来的缺陷。
“铝元素纵向偏析系数0.82、钴元素纵向偏析系数2.60、铼元素12.28、钨元素32.21……”
而刚才心里面的那点将信将疑,乃至他自己都未必注意到的,些许想要等着看笑话的想法,也随着这点无关大局的失态而消失的无影无踪……
最终,在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一组产品终于被工段长分别交到了众人手中——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效率,涡轮叶片并不是每次制造一个,而是一组,一般是4-6个。
他之前就一直好奇,常浩南准备怎么应对晶体铸造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环境波动所导致的产品差异。
“常总,这……这共晶相含量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常浩南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把手里的叶片重新放回盒子里面,然后转过身:
“好了,既然这块难题已经攻克,那么燃烧室和涡轮两个子系统的生产,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