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根据铸造工序的数据进行调参,再反馈给生产端进行新的工艺测试,他又没办法像往常那样暂时离开盛京,去把精力放在别的项目上去。
所以,在确定了制造单晶涡轮叶片的具体研究方案,并把工作安排下去之后,他本人反倒没有最开始几天那么忙了。
他思索片刻之后,重新抬起头:
何明走到这架飞机旁边,对常浩南介绍道。
为此,盛京飞机工业集团还专门在老型号歼8的总装车间里面腾出来了一块地方,用来停放最先被送到华夏这边的三架飞机。
当然,以常浩南如今的地位而言,所谓“闲”也只能是相对的。
何明的心态倒是好得多:
“没办法,可变后掠翼的可靠性和死重问题是娘胎里带出来的,而且F14在航母甲板上面的调度也不如F18那么方便,真实出动率差距很大。”
不过盛京毕竟也算是他的起家之地,所以,有些地方,还是值得专门去看看的。
然后由老熟人,如今已经升任盛飞集团总工程师的何明带着常浩南换好工装,来到了后者再熟悉不过的那个总装车间里面。
常浩南的语气里面稍微带着些惋惜。
至于前面提到的熔模铸造过程模型设计,常浩南则是早就已经把架子给搭好了,只是还需要足够的数据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
这么一尊大神就在自己旁边,而且好像还不是很忙的样子。
就算请不过来,至少也能体现一下对大佬的尊重。
但如果有其它用户的话,那两家公司就二一添作五,利润直接平分。
如果没记错的话,委内瑞拉那边应该确实有一批80年代初的F16A/B战斗机……
其中相当一部分明显不是华夏面孔。
“这想法倒是不错,只可惜美军那边的F14估计也快要退役了。”
上一世,常浩南甚至都没能近距离见过一架可变后掠翼结构的飞机。
只不过,这个过程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对于112厂来说,常浩南已经属于是老常客了,所以倒也没整什么太大的排场。
“这架完整的是波斯在合同里面作为交换直接送给我们的4架之一,上面的意思是稍微大修一下,然后交给鼎新那边的蓝军旅,组建一支类似美军第65中队那样的高仿真度假想敌部队。”
跟之前F4EC的项目不太一样,由于F14要动的地方实在太多,加上需要升级的飞机数量也相对比较少,只有40架,因此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延寿升级项目需要在112厂,而不是波斯国内进行。
相比于冷端处在完全真空状态的高速凝固法,新工艺对于冷端温度场的控制精度远超过去,并且无论液锡还是液铝的比热容都相当巨大,也需要更加有效的感应加热电源、搅拌系统、温度传感器……
总算是让马立平松了口气。
“那些是波斯人?”
这里正停着三架沙漠迷彩涂装的F14A。
这里的专用托架上面,正放着两枚就空对空武器而言硕大无比的导弹。
虽然慢一些,不过这种时候反倒有了好处。
“弹本身有半吨重,装药量大概40公斤,理论射程有300公里,不过需要配合米格31那个雷达才能实现……”
毕竟盛京这个地方,在各种意义上属于华夏军事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的摇篮,属于科工委系统的研究所和企业数量众多。
这是之前空军下的订单,还没有完全交付。
意思总归要到位。
虽然从马后炮的角度讲,这不能算是一件坏事。
后者上前两步,伸手在这架还涂着波斯空军机徽的F14上面轻轻摸了摸,尤其是可变机翼的部分。
常浩南大概估计了一下,非常确定这东西比自己的腰都粗……
“其他方面?”
“这玩意有多重啊……”
总之,就是破天荒地闲了下来。
“往好的方面想,万事开头难嘛,以后没准还能搞到其它型号呢。”
只不过厂长和书记带着领导班子亲自到厂门口迎接了一波。
得等。
常浩南指了指面前的两枚R33:
“要是有这么个体积的东西,恐怕就要方便很多了……”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