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50章 回击挑衅!(2 / 2)

别人根本不允许华夏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拆卸。

至于文章最后的矛头,自然是直指几个工业部,以及即将取代它们而成立的几个对应司局。

所以,丁高恒直接派兰新志到常浩南手底下,一方面是继续考察,另一方面也是去处理企业创立过程中的各种杂项事务。

“眼下最要紧的,是我们要选派5-6名水平过硬的技术工人,到意大利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以满足加工机床零部件的要求。”

“常总,我们需不需要想办法回击一下?”

……

里面毫无新意地拿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作为例子,然后又和国内几家经营状况不佳的国企进行对比,指出“僵化的经营体制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市场经济”云云。

虽然它理论上是华夏科学院下属企业,算是国家科委系统的一员,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公司的大多数政策、拨款和业务,反而都跟国防科工委的关系更加密切。

别的不提,快要跟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穿一条裤子的芬梅卡尼卡集团,就是意大利国企。

除此之外,意大利的公路、铁路、邮政、能源等命脉产业,也都是国企……

而且营收水平都相当不错。

常浩南说着整个人放松地靠在椅背上:

“不然,我怕咱们到时候接不住收到的订单。”

刚刚看完一份邮件的常浩南抬起头,看到对方今天拿进来的报告似乎比往常多了不少。

只能说是非常爆笑了。

一旦形成惯性,也就意味着华夏在机床产业的相关标准上,会大量参考法拉利公司。

“另外,作为交换,对方也会派出一批工程师,到火炬集团学习加工过程模拟方面的算法。”

完全是泼天的富贵。

真正让常浩南绷不住的,是文章里好死不死地用最多的篇幅吹了一波意大利,并把意大利企业作为私有化之后得到飞速发展的“正面典型”。

例如,合资条件中包括由华夏负责机床的部分生产业务,而常浩南手头又没有场地。

不过,随着第九届大会的日益临近,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也汹涌起越来越多的暗流。

“常总,我觉得,您有必要看一下这个。”

对于法拉利公司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欠下了常浩南不少人情。

常浩南把报纸轻轻拍在了桌面上:

因为这是华夏在高端机床领域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有些品牌,简单换个根本不涉及核心技术的外壳罩,都敢开价几万美元。

至于各种手续,更是一路开绿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火炬集团几乎都在忙着筹备合资公司成立的事情,而常浩南本人,则跟往常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回了涡扇10和模锻压机两个重点项目上面。

作为一名在科工委大机关混迹了小二十年的老油条,虽然没有人明说,但他也能从最近的一些风声中判断出,自己可能是要升了。

相当于让两国的工业之间来了个深度绑定。

兰新志一手拿着笔记本,另一手握笔飞速记录。

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

而过去几个月里面,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几个重点项目进度突飞猛进。

好在宋建和丁高恒两人无论是私人关系还是工作关系都相当不错,否则以火炬集团如今的影响力,非得争个头破血流不可。

也就是希望通过模锻压机项目,把自己手底下的业务给盘活的那位。

“再有就是,建议法拉利,在可控范围内,尽量扩大一下企业规模。”

然而,如今的他敢说,全国范围内,根本没有人比我更懂意大利……

这件事情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因为负责军转民业务的正好是系统工程二司的司长张永——

这就是最后一番考验。

他略带好奇地把报纸接到手中。

“你把和法拉利公司合作签约的仪式往后安排几天,拖到这个月月底,给装备工业司来个开门红。”

“既然有些人这么喜欢洋大人,那就让洋大人亲自来打他们的脸!”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