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把笔丢到一边:
“通过单纯技术手段对军码定位进行干扰本来也不可能手到擒来,否则美国人和苏联人也不会花那么多钱去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了。”
“这就没办法了。”
“更大的问题反而是惯性导航设备对信号进行归一化信息平方检测,如果导航信号和惯导信号差距太大,就会被自动过滤掉……”
但是生成一个百米量级的信号误差并不困难。
只不过,这个思路还是面临硬件层面上的类似问题。
“我前几天就想要联系你来着,但是手机里面没办法说的太详细。”
“新三打三防”里面,这个技术可以一次解决“打巡航导弹”和“防精确制导”两個问题。
徐洋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解释道:
各国卫星定位系统的军用码信号结构都属于最高机密,别说公开,就连盟友都得防一手。
“当然,多颗卫星之间的信号会存在延迟,而我们的欺骗信号是同步发出的,所以还得伪造一下时间信息,把时间差控制在……”
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无人机还好,如果是制导武器的话,等到它接近目标才开始干扰,那就算干扰有效,最多也就是让弹药稍微偏离目标。”
“归一化信息平方是个标量值,只要在生成欺骗信号的时候注意每次假信号只改变方向,不改变距离就可以规避这种检测。”
而刚才徐洋说的可是“生成一段完整的虚假运动轨迹”。
他当然知道,自从那个电子干扰吊舱的效果得到验证之后,对方的研究兴趣就转移到了对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干扰,或者说,进行欺骗上面。
“这种生成式干扰手段我已经试过了,能轻松把华夏境内的位置坐标改到非洲去,甚至可以生成一段完整的虚假运动轨迹,让导航设备完全按照咱们的想法工作。”
“至于解算速度么……其实也还好,我之前在忘了哪看过资料,GPS的特征数据每12.5分钟才更新一次,所以,通过任意一个GPS接收机获取到数据码之后,还是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数据处理的……”
“一段完整的GPS导航信号分为伪码、载波和导航电文三个部分,这里面对应民用,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美国盟友的军用伪码是粗捕获的C/A码,而军用的精捕获码是P码。”
“没错。”
“GPS定位系统的轨迹欺骗算法,我已经基本研究出来了,在民用GPS接收机上面初步测试了几次,效果不错,但是在硬件实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常浩南顺手扯过纸笔,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
“GPS的伪距定位原理是接收4颗及以上的卫星发射的卫星导航信号,然后根据信号传输时间计算伪距,最后解算出当前位置。”
而且,不要小看对C/A码的干扰。
实际上,刚才晚宴的过程中,常浩南就发现对方好几次想要跟他说些什么,但是欲言又止。
实际上,这个活的真正难度在于对导航电文的逆向解算,让接收机不断计算出“错误但合理”的位置信息。
徐洋点了点头:
“不过这需要我们的干扰信号比卫星定位信号强很多才行,最好是能装在飞机或者车辆上,在中途就进行抵近干扰。”
别看徐洋说的轻描淡写,好像随随便便就能对C/A码实现干扰一样。
说到这里,徐洋话锋一转:
“这种办法对于P码起不到作用,除非我们能搞到P码信号结构的各种参数,或者直接搞到一部星载信号发射机,否则不可能直接生成一段足以乱真的导航信号。”
常浩南直接就是一个流汗黄豆:
“那我们还是直接换个思路吧……”
“我这就去跟电子14所那边联系一下,让他们先研究一下具体的硬件设计,在接收终端搞到手之前,可以先用C/A码导航设备做一下功能测试。”
常浩南也起身,把对方送到办公室门口:
“接收终端的事情,我跟科工委那边上报一下吧,这个东西就得等机会了……”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