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32章 一人三奖!(2 / 2)

前者回过头,稍微愣了一下之后,很快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直到第二次领完奖回到座位上之后,常浩南才稍微回过味来。

总之,就是要分桌的。

总之,实打实的贡献,加上诸多机缘巧合,成就了常浩南今天一人三奖的封神传说。

常浩南把布兜子放在座位旁边,开始跟李杰寒暄起来。

就在常浩南和李杰正聊起未来计算所和梦想集团之间的关系时,一个有些耳熟的女声从侧后方响起。

“常总。”

不过技术人员毕竟不是令行禁止的军人,加上场务也没有什么强制力,因此总的来说,人流还是以三五成群的形式在挪动。

所以,息壤防洪套件获得的技术发明特等奖,肯定是来自上面的授意。

根据之前刘振响讲过的科学技术奖评奖规则,特等奖的评选需要额外提名,再上报给主管部委,以及更高层级的领导批准。

当然,这么多学术界的大佬凑到一块,自然不可能领完奖就丢下人家不管了。

如果不是随着他走路的动作发出微弱的“叮叮当当”声,那么恐怕任谁也不可能猜到,里面装着三份象征华夏科研界最高荣誉的奖状和奖杯。

不过,常浩南一个人给四个单位拿奖,确实有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意思,所以最后只好按照火炬集团,给分到了华夏科学院和国家科技委的其中一桌。

毕竟火炬集团的技术人员里,至少三分之二都是从计算所挖过来,或者是身兼二职的人。

也就是把抗洪抢险过程中的荣誉“折算”进来的结果。

常浩南站起身,跟祝兰握了握手。

相当于从这里面还分到了半个。

“祝教授?”

在会场场务人员的引导下,众人陆续离开会议厅,向二层宴会厅移步。

“李院士这次收获也不小嘛,计算所这次拿到的奖项应该也是各单位里面最多的。”

所以,单是这一届评选,计算所就拿了两个半一等奖,还有一个不太起眼的项目“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理论与算法的新进展”拿了二等奖。

落座之后,李杰主动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能在一次评选里同时拿到这三个奖,哪怕是在以后的华夏的科技发展史上,也少不了你那一笔……”

“浩南同志,祝贺你啊。”

这种级别的正规宴请,肯定还是要搞传统的中餐形式。

“恭喜常总今天连获三奖,之前在南郑那边合作的时候,就觉得您的本事不一般……”

他并不记着后者刚刚领过什么奖,但考虑到在技术发明奖颁奖的前半段自己都一直昏昏欲睡,推测祝教授应该是领到了一个一等或者二等的技术发明奖。

排除外部因素的话,常浩南自己觉得也就能拿个一等奖差不多……

至于另外两个,应该完全是由于三个奖项的评选委员会之间没有相互通气,也完全没想过会有一个人在同一年提交好几个评奖项目……

晚宴还是不能少的。

之前常浩南开发积冰生长预测模型和飞机防除冰系统的时候,她和丈夫林国范也在里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都是或多或少和常浩南熟悉点的。

他的成果“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独立于西方创建了有限元方法,相当于常浩南的直接前辈。

但要是真的完全不认识,也没个人引荐的话,硬往上贴总归还是比较尴尬的。

祝兰口中的“我家先生”自然是指林国范。

“能不能把TORCHMultiphysics软件的数值计算方法引入到超大物理尺度和时间尺度的问题,比如……地质学研究当中?”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