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01章 华夏行,我也行?(2 / 2)

总归是有了点指望。

也算是给了同样处在困顿之中的一些老国企些许希望。

而歼教9这個型号的成功,哪怕做不到妙手回春,至少也能续上一命。

从80年代开始,韩国总体上进入了一个自信心极度爆棚的时代。

出口归出口,但是跟美国企业抢市场是事情,姜胜镇是决然不敢做的。

以拖待变,总归比企业直接关门要好。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经济和工业水平的发展,航空制造业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韩国人的视野。

郑宇锡当然也不蠢,明白对方在担心什么:

“新飞机会比F16更小、也更便宜,主要面向负担不起标准三代战斗机的第三世界国家,既可以担任教练机,也可以承担一定的作战任务。”

但对于给出F16的生产线,通用动力和洛克希德马丁还是比较有顾虑的。

万一研发受阻,在KF16停产后长时间无法实现转产,那么整个产业的规模都可能收缩,他的地位也很难保证。

“那个‘金鹰’项目?”

三星航空工业部门负责人郑宇锡正在陪同工业部长姜胜镇考察KF16战斗机总装线。

对于他来说,重点在于围绕航空产业的那些从业人员能够提供大量选票。

所以他们重点的比较对象就是日本和华夏。

……

“这个么……”

说起这个话题,郑宇锡的脸色有些僵硬:

“我们发现之前制订的方案有些过于保守,所以正在对方案进行重新评估。”

但是姜胜镇的情况却比较特殊。

这么一号人物,可以说间接掌控着整个韩国航空工业的命脉,三星自然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根据这上面的报道,已经有一个非洲客户采购了12架,华夏本国空军则计划购买更多。”

“目前,KF16战斗机已经下线了总计42架,预计在2000年结束之前总计可以生产120架,到最后一个批次时,将会有78%的零部件由我们韩国自行生产。”

“KF16的生产结束之后,我们计划把这里转产和洛克希德马丁合作研发的新型教练机。”

至于具体造什么,反而不太重要。

“所以我们干脆计划,把整个方案推倒重来,借鉴F16的技术,开发一种和第三代战斗机性能水平接近的高级教练机,面向21世纪的国际市场。”

在他的斡旋之下,三星航空于1994年完成了对总装线的引进,开始生产KF16战斗机。

应该说,郑宇锡是懂激将法的。

姜胜镇虽然人脉很广,但其实并不懂航空,对于这些项目也只是了解个大概:

“我记得已经进行5年了吧,进度怎么样了?”

韩国,庆尚南道,泗川市。

毕竟,只要稍微多动动脑子就不难想到。

仅仅每年几架歼教7的订单,根本不够养活这样庞大的一个企业。

最初之所以把型号确定为一种亚音速的中级教练型号,就是为了避免这一点。

姜胜镇从小在美国长大,倒是没这个条件,但那上面印着的一架飞机总能看见。

同时,对于马上也要面临改制的航空工业总公司来说,为了一个跟歼7高度相似的型号而专门保留一家二级企业,同样是完全不划算的买卖。

韩国空军的规模终究有限,不可能装备太多飞机,而美国人显然也不可能允许他们独自出口F16,所以生产完当时合同规定的数量之后,这个工厂就会面临失去业务的风险。

“现在,既然他们能造出这样一机多用的超音速高级教练机,而我们还有通用动力和洛克希德马丁在设计上的协助,完全没道理造不出来!”

不过哪怕在当时,这种型号的飞机也早已经落伍。

更先进的型号确实能带来更高的潜在效益,但相应地也会带来风险。

并不甘心的韩国人很快盯上了更先进的F16战斗机。

具体到航空制造业这方面,考虑到前者在十几年前就得到授权组装重型的F15J战斗机,所以总的来说……

但是面对后者,韩国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日本我比不过,难道我还比不过你个五常?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