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94章 随手发个顶刊(月初求一波月票)(2 / 2)

常浩南随手把文档保存了一下,然后摸着下巴思索道:

“但这篇文章对于两个领域都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不得不说,能靠自己在30岁以前就混到正高级职称,总归是有点东西的。

“常工,论文已经润色好了。”

“你原来那个标题,基于动态非结构重叠网格法的多体相对运动非定常绕流模拟方法研究,中文还行,翻译成Researchonthesimulationmethodofnon-constantwindingformulti-bodyrelativemotionbasedondynamicunstructuredoverlappingmeshmethod倒也没什么错,但我怕编辑直接当成英语初学者的凑数论文给丢了……”

“以前日本人和印度人的英语也算不上规范,但是后来太多这两个国家的人开始当审稿人、编辑甚至主编,这些不规范的内容也就慢慢被大家习惯了。”

“反倒是苏联人,哪怕现在已经解体了,还是很少发表除了俄语之外其它语言的研究内容,我在伯克利读博士那会,组里面甚至专门有俄语翻译,负责搜集和处理这些东西,尤其是控制学理论相关的资料。”

也算是跟他共事许久的徐洋也知道他的性格,迅速收住了话题:

说话间,她非常熟练地从旁边扯过一张椅子,坐在常浩南旁边,以便能一起看到电脑屏幕。

严格来说,这甚至是常浩南重生以来第一次亲自动笔写英语文章——

以她的眼界,自然不难看出常浩南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凑毕业条件只是顺手的,主要还是想以此打出火炬集团在整个研究领域内的知名度。

说话间的功夫,他已经打开浏览器,开始查找爱思唯尔(CMAME的出版社)的投稿页面。

对于她来说,这种感觉确实还比较新奇。

打开论文之后,常浩南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醒目的标题。

在写论文乃至审论文这方面,徐洋堪称身经百战,见得多了。

这确实是个正事。

哪怕常浩南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创办一份华夏自己的顶级期刊,但至少眼下,在国际影响力这方面,还是得优先考虑别人的平台。

顶刊那是必须的。

毕竟平时很少遇到这样的对手。

否则产生不了太好的效果。

所以能选择的对象其实也不太多……

这不是他自吹自擂。

“话说,这样写是过于中式了么?”

难怪到了他上辈子发论文那会,环境已经变得宽松很多了。

被这么一提醒,常浩南豁然开朗:

“那还是CMAME好了,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项目很多都比较敏感,不太容易搞国际合作,还是结构方面见效更快一些……”

进步空间很大。

那就是华夏在结构力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算是吧,结构太冗杂了,而且多体相对运动也不是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没必要体现在标题这种字字如金的地方。”

常浩南一边继续往下看一边问道。

好在她心态还是比较稳的:

“倒不如逆向思维一下,想想你更希望搞哪方面研究的人更早看到这篇文章?”

“一种面向非结构重叠网格的网格间边界定义方法……”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精密仪器等很多领域都受制于此。

而如果能为华夏科研机构提前引入充分的国际合作,显然会更有利于这一研究方向整体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