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刘备却请我出山!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
秋!
新野。
刚刚获得徐庶军师的刘备,不得不送别元直离去。
一生飘零,终于遇到良才的刘皇叔,只能望着徐庶离开的身影,神伤入魂。
“大哥……”
“大哥……”
“军师已经走远了。”
关羽张飞走到刘备的身后,劝慰着大哥。
刘备凝视着徐庶的背影被一片树林挡住。
刘备声音悲且的挥出手中马鞭,指向那片树林!
“哦!原来是诸葛先生所作,难怪如此传神,若非先生,谁能有如此胸襟气度!”
“他日天下太平,我也在此隐居,每日扛着锄头,早晚劳作,丰衣足食,享受这份快乐!”
“元直,你不走吗?”
刘备佩服的说道,约束马匹,缓缓而行。
刘备兄弟三人,骑马车穿行在林荫小路上,凉风习习,寒意已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梯田鳞次栉比,无穷无尽。
村中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路面干净整洁,毫无杂乱。
驾驾驾!
不多时,徐庶远去的背影折返了回来。
果然,往前再走百余步,树荫的长廊豁然到头,面前是一片广阔的耕田。
诸葛明走出草庐,看着漫山遍野的荒凉。
凉棚上青蔓缭绕,青蔓上悬挂着丝瓜、葫芦、牵牛花等各色花果。
“二哥,追吗?那诸葛先生,跑到哪里去了?”
关羽好奇心起,他实在不敢相信,一个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才,还会有闲情逸致去发明什么农耕器械?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治学与发明,本就是毫无关系的两个界域。让鲁班指挥万马千军,或者著书立言?还是让孙武孔子,去做木匠的活,还要成为木器之祖?
又是一首闻所未闻,却又短小优美的小诗。
“正是!”
茅庐依旧无声,一直青燕被他声音惊动,从茅庐内飞出,窜上枝头,唧唧乱叫。
“天车,天车!”
张飞烦躁的搓着手,不耐烦的说道。
“为兄信你,何必如此?”
“远离喧嚣,没有战争,忙时带月荷锄,闲暇之日,纳凉读书,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老先生,如此非凡诗句,不是寻常人所能作出的。先生绝非常人,还望不吝赐教,让刘备茅塞顿开!”
“你能保证?”
诸葛家族如此破败。
至于依靠氏族,安身立命。
两人悄悄跟随,往茅庐之后走去。
三人同时回头,只见不远处,一个老者头戴斗笠,背上披着斗篷,肩头扛着一只超大号的酒葫芦,悠闲的骑在毛驴之上,一边吟唱高歌,一边往这边走来。
关羽转过身来,走到老者的面前,抱拳行礼:“老先生,刚刚老先生所吟诵之诗,非同一般,可否再诵一遍,我们也好洗耳恭听。”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还是县里好,扬鞭驰骋,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那才算是没有白活嘛!”
张飞实在忍不住了,伸过脖子等着眼睛问道,燕颔下虎须根根倒竖。
“荆州那些大家族们,污蔑先生为庸人,他们只顾着贪图享乐,哪里管别人的死活?”
“大哥,你别生气,俺这次跟伱前去,不乱说话,也就是了!”
……
“不好,不好!交通不便,你看这羊肠小道,想要过个大马车,都不能够!”
卧龙岗内,鸡犬相闻,树木更加茂密,因此热气顿无,凉意更盛。
诸葛明便占了一个庸字。
“主公啊,我刚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忘记告诉主公了。”
老者哈哈一笑,摘下头顶的斗笠,当做蒲扇轻轻煽动,颌下的花白胡须迎风抖动。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大哥你看,卧榻上的被褥还在,桌面上的茶壶里,水温还烫手!”
秋冬时节。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如今徐庶也走了,曹操将南下,大汉将倾!
猛然间,刘备抬起头!
“大汉不能倒!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只要有我刘备一息尚存,我便至死不懈!”
“三弟……”
整个荆州将陷入水火之中。
“他非但不沐浴更衣,等待大哥到来,反而在这里舞文弄墨,跟这些小孩子们玩起了过家家!”
张飞守在院门口,看着大哥刘备往院落后面走去,急忙扯住关羽的衣襟问道。
平庸,碌碌无为。
作为一个穿越者,诸葛明没有什么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也不想与三国英雄一决高下。
“哥哥要是不信,俺此时就拿布条,把嘴巴塞住,做个哑巴跟随哥哥前去!”
“你再敢无礼,我就让你二哥赶你出去,到卧龙岗外等我们!”
现在的时间段,是刘备三请卧龙出山?
刘备回首,身后载着礼物的车辆,已经到了面前,因此扬鞭说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对历史的回忆,对兴亡的思考,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和怜悯。
“嘚嘚嘚!”
“给我砍了那片树林!”
刘备一边喝止张飞,不要轻举妄动,一边匆匆进入茅庐。
卧龙岗。
“天大的事,也不如静待先生教学结束的事大!”
刘备一勒战马丝缰,停住。
老者哈哈一笑,面貌虽然苍老,却极为和蔼,慈眉善目,仙风道骨。
关羽拜伏的五体投地:“先生大才,超脱想象,太神奇了!”
刘备抬眼看着一副憨厚无辜模样的张飞,皱着眉头反问道。
“若先生真的离去,我必悔恨而死!”
刘备信步而出,循着朗诵之声,追寻而去。
刘备跌足惊呼,面色苍白。
“吁!”
“哎!”
诸葛明正在教习这些儿童,识文断字。
屋内整洁干净,铺设虽毫不奢华,却透着一股清新高洁。
张飞的环眼圆睁,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诸葛家族有三杰,二庸。
张飞咧着嘴,哈喇子顺着嘴角淌在地上。
“不可!“
老者转身,牵着毛驴,往前缓慢行走。
“只是大哥日理万机,新野县多少大事等着大哥处理,却浪费时间在这里听他胡叨叨!”
“是,大哥!”
此时诸葛先生,正凝神注视着底下每一个孩子朗诵诗篇,那张认真持重的脸上,除了英俊之外,更带着一种慈爱和博爱。
“怪不得卧龙隐居于此,要是换了我,恐怕也留恋这份毫无压力的轻松之感了!”
“诸葛先生?”
刘备沉默寡言,返回了新野。
刘备略微提高了嗓音,重复喊道。
“嘿嘿,唯恐哥哥不信,所以如此。”
一架飞通南北!
一条巨大的横梁横跨在山谷两岸,横梁由数十条粗壮的支撑架稳稳固定。
“这是诸葛先生的发明?”
“莫非诸葛先生已经弃我而去了?”
底层百姓,人不如狗,饿殍遍地,尸横遍野,乃至互相争食死人,惨不忍睹!
亡,最受苦的,还是底层的老百姓!
关羽手抚长须,面色凝重:“大哥,此人谈吐不凡,绝非等闲之辈!”
刘备看着眼前恢弘的天车,心中默默说道。
刘备急忙转身,压低了嗓子对着张飞说道。
老者俯视着峡谷里的天车,一脸的自豪。
昔日祖上汉武大帝,可谓国家大兴!
然而徭役沉重,国家用兵不断,老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穿越到了诸葛家族的旁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身上,诸葛明。
此时,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以及三百骑兵,奔卧龙岗而来。
再走片刻,终于来到的茅庐之中。
老者缓缓朗诵,声音虽不洪亮,也不高亢,却深情款款,娓娓道来,犹如叙述着一段兴亡更迭的故事。
明年就是建安十三年。
院门大开,院中静寂无声。
“先生提出许多理论,还做了诸多的工具,什么杠杆原理,滑轮等等,不一而足,我也记不清了!”
那一瞬间,刘备卒然泪下,心中万般不舍,却不能看着徐庶老母被囚许昌,而不放徐庶离去。
“先生,肯定是卧龙先生!”
刘备看着树荫下,几个农人正和衣而卧,悠闲的聊着天,身边放着酒葫芦,不时的拿起来放到嘴边一口,十分的惬意。
关羽极目远眺,看着卧龙岗上下蜿蜒的梯田,茂盛的草木,满眼皆是敬仰之意。
“老先生,舍弟唐突,莫要见怪!”
孩童的面前,一个年轻的书生,手里捏着一支三尺多长的教竿,正指挥着孩子们有节奏的朗读。
关羽纳闷,品味再三,好奇的问道。
但看到山谷之中的农械,刘备登时目瞪口呆,长大了嘴巴!
关羽一只手提着葫芦,另一只手抚着长须,犹如突然被人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
“那刚才老先生所吟诵之诗句,又从何而来?”
“三弟,休要惊扰了先生!“
后面的一辆四轮车上,两名小校推着礼物,远远跟随而行。
刘备点头上马,引领关张二人,继续往卧龙岗深处而去。
关羽不说话,摆摆手示意张飞安静,又指了指侧耳前行的刘备。
老者一边摇头叹息,一边从关羽手里提过葫芦,抗在肩头上,牵着毛驴,缓缓往梯田那边走去。
刘备急忙狠狠瞪了张飞一眼,歉意的对老人说道。
“相由心生,可见之物。这位壮士虽然生性豪爽,却并无恶意,倒有几分憨实可爱!”
田间地头,各种果树茂盛,果实累累。
张飞在后极不耐烦,低声嘟囔:“要找卧龙,便去找卧龙,如何在这里和一个老农扯起淡来,还要听什么吟诗!”
声音清脆,缓慢而整齐,虽然似乎有数十个声音混在一起,但每一个童稚之音,都充满着欢快和幸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