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61章 359【来者不善】(2 / 2)

这就是名正言顺的威力。

其他六家各有所长,在不同的领域掌握大量资源,再加上依附在九大家羽翼下的各种高门士族,由此形成一個强大的利益集团,足以和元嘉之变以后孱弱的皇权抗衡。

严秉并非九大家出身,他是土生土长的永嘉人氏,严家在本地只能算小有名气。

一旦陆沉下定决心从上查到下,所有中下级将官全部拿下肯定有冤屈,但是隔一个抓一个必然有漏网之鱼。

这话未免有些露骨。

出乎他们的意料,陆沉没有给众人来一个下马威,甚至都不带半点新官上任的骄纵之气。

在这两年里,陈澜钰凭借润物细无声的水磨工夫,逐渐掌控住定威军的权柄。

依照齐国军制,一军辖四团,有四名掌团都尉,一团辖三至四营不等,由掌营校尉统领。

左玉山迟疑道:“这会不会太过火了?”

他本意是想挑起另外两人对陆沉的反感和抗拒,哪怕不跟陆沉直接闹翻,也得架空这位天子亲自任命的南衙第三位大将军。

另外两人不由得微微颔首。

两年前定威军都指挥使徐温通敌叛国被查处,天子借着十二名边军武将入京的机会,将定威军交到资历最老的陈澜钰手中。

只不过左玉山生性滑不溜丢,明显不愿意接过这个话茬。

再加上他英俊的面庞和从容的气质,更像是引经据典的文臣而非驰骋沙场的武将。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左玉山微微一窒。

如果这次他和定威军被调入陆沉麾下,相信对陆沉的掌权大计极有裨益,可是天子没有这样做,说明陆沉有可能采取更加直接的手段。

坐在左首第一位的武将年近四旬,他叫乐明鸿,现为南衙镇威军都指挥使。

和情绪更加外露的乐明鸿相比,左玉山明显懂得收敛,此刻安静温和地坐在那儿,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

只见二十余匹高头大马缓缓行来,虽然他们没有刻意弄出肃杀的架势,但是这些骑兵跟着陆沉在江北打了两年丈,不知杀过多少燕景军卒,天然便有一股凌厉的气势。

“各位同袍不必多礼。”

坐在他下首的是崇威军都指挥使左玉山,时年三十五岁,乃是湖州博越陈氏的乘龙佳婿。

好在堂内这三人知根知底,外面又都是他们的心腹亲兵,倒也不担心这些谈话会传出去。

左玉山看了一眼他冷峻的面庞,沉声道:“山阳侯总不能一手遮天,这种大事必须要通过枢密院和中书的同意。”

左玉山收起先前略显悠闲的姿态,缓缓道:“其实我先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陛下缘何不将定威军调入山阳侯麾下?”

严秉连忙赔笑道:“乐兄这是哪里话,愚弟当然会听从你的安排。”

陆沉身着暗红色侯服,一手挽着缰绳,一手捻着马鞭,策马来到台阶旁边,微微仰头望着南衙的匾额。

乐明鸿问道:“他带了多少人?”

属官回道:“只有二十余名亲兵。”

其人出身于江州兴山乐家,和户部尚书乐钦义乃是叔侄关系。

在他身后,二十余名亲兵同时勒马,动作整齐划一,杀气油然而生。

京城这等繁华之地,称一声纸醉金迷并不为过,更何况各军的都尉、校尉乃至最底层的拾长和伍长都说不定能与门阀世族扯上关系。

乐明鸿冷笑道:“左老弟,现在不是我们愿不愿意低调行事的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若想继续坐稳崇威军都指挥使的位置,就得照我说的去做。你们二人若不肯这样做,我也无法勉强,只盼你们到时候能给后面那些人一个交代。”

江南九大家之中,锦麟李氏专注文臣之道,李道彦从不插手军权。

他们只听到一个和煦的声音。

乐明鸿身材高大,面容棱角分明,颇有倨傲之姿。

陆沉笑吟吟地望着这些部属,宛如一个初出茅庐天性平和的老好人。

那温暖的笑容与今日明媚的阳光格外相配。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