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另一处落脚点,红衣女子便问道:“十二叔,侯玉的行踪摸清楚了吗?”
方才简短的对答之间,他便能体会到天子的关切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心担忧他的身体状况。
在一群重臣表完忠心之后,李端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站在侯玉身后的陆沉,继而道:“这几年边军将士捷报频传,朕自然很欣慰,但是朕始终坚持认为,大齐重现当年盛景不能只依靠边军将士。”
男子微笑道:“令尊当初也问过这个问题,其实这并不重要。你们拿出我家主人需要的东西,我们会给足够丰厚的报酬。这只是一场交易,不需要牵扯其他问题。”
吕师周搬来一个圆凳走到近前,又搀扶着李道彦落座。
这便是李端特地为他赐座的原因。
群臣旁观这一幕,猛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左相确实已经年老体衰,脸上的老人斑越来越明显。
早在一百多年前,齐太祖李仲景重用沙州土兵的时候,七部便和中原腹心地区有着密切的交流,尤其是七部之首的雅隆部,即红衣女子和十二叔所属的部落,对齐朝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红衣女子见状便说道:“这就是你家主人要的缠云草。”
男子面露难色,想了想咬牙道:“好,便依姑娘所言,六千两。”
后来的十多年里,韩灵符因为身体原因退出朝堂,中枢便成为李道彦的独角戏。
天子说大齐不能只依靠边军将士,这句话并非是要拔高京军的地位。
旁边有人查验银票,随即对红衣女子点了点头。
洛严答道:“已经大致弄清楚了。侯玉如今是齐国京军南衙大将军,暂时还住在南城皇宫附近,因为南衙的官衙就在那里。按说他应该很谨慎,但是我们的兄弟发现,这些天他出入皇宫、官衙和府邸之间,身边的护卫不算很多,有时候只有十几人。”
各位重臣基本都是互相熟悉的面孔,只有两人初登大堂,进入朝廷大员的核心圈子。
皇宫,文德殿偏殿。
红衣女子稍作解释,随即对众人说道:“这里已经暴露踪迹,我们马上搬走。”
“是。”
如果不知道雅隆部族人的身份,光看他们的外表、姓名和言辞,几与齐人无异。
红衣女子淡淡道:“六千两,少一文钱都不行。”
红衣女子定定看着他,然后对身后族人说道:“取来。”
被她称作十二叔的中年男子走到近前,低声道:“少主,已经安排人盯着了。”
李道彦颤颤巍巍又满面感动地坐下。
李道彦虽已老迈,灵台依旧清明。
红衣女子微微颔首。
李端一路逃到永嘉,因为皇七子的身份得到李道彦和韩灵符这两位重臣的支持,匆匆登基即位延续大齐国祚。
中年男子略显不解地问道:“少主,我们为何要查买家的底细?”
男子迟疑道:“还请姑娘明言。”
如今李道彦明确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衰老无力,他已经不再顾及大部分政务,悉数交给右相薛南亭和六部尚书,只决定一些关键的问题。
洛严点头道:“少主放心,我用的是永嘉这边的人手。他们在这边生活了很长时间,不会暴露痕迹。”
大体而言,李端和李道彦的合作还算默契,除了是否支持北伐这件事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发生过很严重的分歧和矛盾。
红衣女子沉思片刻,缓缓道:“最好要等一个人多热闹且混乱的机会,趁侯玉防备不足的时候再动手。十二叔,那六千两银子尽快送回成州,换成族人需要的物资运回去。”
片刻过后,三名男子带着木匣离开这座简朴的民居,红衣女子望着他们的背影,眼中飘起一抹冷色。
其一便是南安侯、执掌南衙六军的大将军侯玉。
对于这些站在权力巅峰的聪明人来说,听话听音几乎是必备的技能。
向李道彦表示尊重之后,李端环视众人,不疾不徐地打开话匣子。
元嘉之变过后,齐朝已经接近亡国的边缘,毕竟皇帝、太子和很多重臣都死在河洛城里,整个朝廷体系濒临崩溃。
“朕要改制京军。”
一语出,满殿寂静。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