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351章 349【众生皆苦】(2 / 2)

陆沉循声望去,只见那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士子,面容清秀眼神明亮。

满堂文人悉数行礼,甚至包括那些上了年纪的大儒,只听他们齐声道:“谨受教。”

她自然不知道,此刻站在陆沉身后的薛素素心情有多么复杂。

景翩翩回过神来,抬手在她鼻尖上轻轻捏了一下,笑道:“回吧,瞧你这小猫儿一样的胆子。”

“阁下怎么称呼?”

二皇子轻声自语道:“说得真好。”

二皇子此刻反倒成为配角,但他脸上泛着淡淡的笑意,索性坐回原位,优哉游哉地欣赏着陆沉和百余名文人士子的交流。

李适之不慌不忙地说道:“有可能是北边残留的细作,从朗三元的话锋来看,他似乎是想挑起中枢和边军的矛盾。不过他既然露了痕迹,想来织经司不会放过他,或许要不了多久真相就能水落石出。”

李道彦微微一笑,眼神愈发深邃:“你认为那个落魄文人的背后站着何方神圣?”

李公绪瞪大眼睛。

随着与陆沉的交流愈发深入,他们才知道景人在北地如何作恶,边军的战事如何艰难,边军取得眼下的战果是靠着十多年如一日的勤恳操练以及战场上悍不畏死的冲杀。

墨评第一场走到尾声,谁也没有想到陆沉会成为绝对的主角,他不谈诗词歌赋、经义文章,只说大齐和北方景国的关系、边疆战事的始末和艰难、北伐的意义和关键之处,便让这些平时眼高于顶的文人们看清楚真正的时局。

二皇子轻声一叹,望着陆沉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先前郎三元刻意挑拨中枢和边军的关系,其实薛素素立刻便反应过来,她下意识就想提醒二皇子和陆沉,然而仿佛脑海中有一个声音突然响起,逼迫她强行停了下来。

李道彦道:“好,你去忙吧。”

薛素素低下头,眼中浮现一抹痛苦的神色。

李适之起身告退,旋即步伐沉稳地向外走去。

“学生罗松海,贺州庆元人。”

陆沉此言一出,大堂内便出现一阵骚动,罗松海成为场间视线的焦点,其中不乏一些愤怒的目光。

罗松海躬身一礼道:“请侯爷赐教。”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陆沉的良苦用心,但有不少人像罗松海一样,在听完陆沉的长篇大论之后,心里陡然萌生去边疆的想法。

罗松海神情微变。

“真到了那一天,亡国灭种绝非危言耸听!”

“陆侯爷,倘若我朝与景国互不进犯,是不是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人牺牲在战场上?”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转变,他们从表面大义凛然实则不知就里的喊口号支持北伐,到如今真正意识到边军有多么不容易,所有人都应当珍惜现在的成果。

薛素素站在陆沉身后半丈之地,刚好不被下面的人瞧见。

画儿无奈地叹了一声。

他稍稍停顿,加重语气道:“景国大军厉兵秣马磨刀霍霍,随时都有可能南下进犯。倘若我朝内部还在幻想求和能换来太平岁月,等待我们的就只有一个结局,便如十五年前之河洛惨案!”

众目睽睽之下,罗松海冷静地说道:“陆侯容禀,学生断无此意。只是方才侯爷也提到,战争靡费甚巨,北伐又需要无数军中儿郎豁出性命,随着战事的深入,这个代价必然会越来越大。于是学生就在想,倘若能够与景国订立盟约,我朝休养生息赈济民生,等将来我朝国力远胜景国,或许能用更小的代价完成北伐大业。”

他望着门外的庭院景致,又发出一声令李公绪更加不明白的喟叹。

“人活于世,最难便是真心二字。”

景翩翩恍若未闻,又道:“真羡慕薛姐姐,不知道她有没有和那位侯爷多说几句话。”

场间无人知晓她的心思,背对着她的陆沉更不可能察觉。

他苍老的双眼中带着很明显的警告之意。

……

李道彦突然止住话头,思忖片刻后继续说道:“不过这应该是一个引子,近段时间你让家中子弟尽量少出门,尤其是老三那孩子。平时他喜欢胡闹倒也罢了,如今总得安分一些。”

人群之中,一位年轻人悄然向前挤着,旁边的人虽然有些不爽,但此刻大家都朝二皇子和陆沉涌去,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年轻士子垂首低眉,眸光仿佛一把泛着幽幽寒光的利刃,似乎想要出其不意地亮出,然后一刀扎进那位年轻国侯青翠的苦胆里。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