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知青人生

第781章(2 / 2)

“怎么他才是一个人来的?”公社里面,除了红光乡,各乡的书记乡长都到。因为红光乡不在建房之列,桂香嫂她们也不用来。一个哥们看着下车的,才只有杨楚生一个,就跟旁边的一位说。

这样想的人还多着呢,因为是县长,自己一个人来就会让大家惊讶。

“嘿嘿,怎么只有你一个?”东方乡的书记,跟杨楚生太熟悉了,连称呼也不用就问。

“要来一班人干嘛,人多嘴巴也多。”杨楚生也说,看着都在笑的这些乡干部,不少都是他当红光大队书记的时候,也是大队干部的。

许书记还和一班公社干部也走出来,不管再熟,县长来了,礼貌性的迎接还是要的。

“人到齐,就可以开会了。”杨楚生冲着许书记就说。

今天开会的内容,这些乡干部刚才已经听许书记说了,乐了呗,这些人就是佩服,杨楚生说过的话,他就能做到。集体建房分配,嘿嘿,谁都乐。

“今天为什么让你们来开会,你们应该都知道吧?”杨楚生第一句话就笑着问。

“嘿嘿,知道了。”一个家伙爽爽地说。

“知道就行,但建房分成三批,从距离县城最远的乡开始,因为这些乡的经济,也是我们公社最落后的,让最落后的农民,先住上新房。”

杨楚生一说,下面就有笑声,这样子,比较落后的乡干部当然乐,距离县城近的乡,也没有意见啦,分三年,不就差了两年嘛。

“但房子要怎样建,今天这个会议,大家都要讨论清楚。”杨楚生又说。

这个就有点难,这会场立马就热闹起来。

许书记也说话“我想吧,还是跟红光乡一样,拆掉老房子,保留祠堂这些古迹,这样不会占用耕地。”

“这难啊,老房子有的两个人就有好几间,有的七八个人才挤在一间,将来建成了,按人口分配,人数少房子多的人,肯定不愿意。”一位乡书记也说。

杨楚生听了也在点头,这也是实际问题。

“公社出钱,乡民搬出去就等着住新房子,还会计较这些吗?”公社的社长也开口。

“嘿嘿,人的心里就是不容易平衡,大家一起住茅房,没有人会有一句怨言,因为人人都一样,但有人一旦觉得吃了点亏,拼死了也有人不干。”那位哥们又笑着说。

这话也让不少人认同,说的也是实际,这种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

好热闹,就为这拆老房子的问题,会场已经一片乱了。

杨楚生也在跟许书记他们讨论,同样的,他也觉得这问题很难处理。

“哎呀,这样子讨论下去,没有个结局的,还是杨县长你自己到几个乡走走吧,说真的,你说话,农民就是喜欢听。”那位距离公社最远的乡长也说。

“对呀,我们乡里有时候邻居吵架,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总会有人说,是不是得让杨县长来处理,你们才想完啊。”

又一位哥们一说,大家就笑。

“哈哈,那不行,他一去,谁家无理伸手抓住谁的领口就揍。”东方大队的书记说完了,自己先笑。

“杨楚生,我看吧,还真的得你去,能解决两个乡,其他的乡也就没意见。”许书记也笑着说。

“那行,现在你们公社的有关人员就跟我一起走,你们这些回去吧,不回去的就骑着自行车,跟在我的车后面。”杨楚生也站起来说。

“现在就去啊?”许书记和社长两人,没有事先约定却喊得相当整齐,下面的这些乡干部笑得更乐。

杨楚生也笑,他当然要现在去,他的性格也就这样,这种事,也不用开了好几个会,然后才带着一班人往乡下走。

怎么样?杨楚生的车才在最远那个村子一出现,真的就跟那哥们说的那样,乡民们一见他来了,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要集体建房,但就是冲着他围。

这个乡说是全公社最落后的吧,其实要说生活,比县城一般的居民还好。每个家庭平均有两个人在红光乡或者试验区的工厂赚工资,每月就有两百多三百块钱的工资,在乡下那是最好的了,只是住房又低又破,距离县城远的地方,想自己建房子,可不是容易的事。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