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快点,等会他可能也会下来。”桂香嫂又小声说,手往衣服里面伸,几个女知青又在“吃吃吃”笑。看她手在对着傲人的一对抹,还能分辨出最上面,好像如完全成熟了的草莓一样。
“喂,杨楚生,等一会呀?”一位女知青因为看见他也过来了,突然喊。
杨楚生不还要上班嘛,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也往这边小跑,听到喊声,还让他吓一跳。不过看她们都是穿着衣服,又这样多人,他才不管,冲下水坑边,“哗”地就往水里扑。
还有几个女知青的手是伸进衣服里面的,这下子全都伸出来。
“喂,你下来干嘛?”桂香嫂也大声喊,赶紧往水里蹲,让水没到脖子,感觉就很安全了。
安全也只是自己的感觉,要是水没这样清,真的很安全。
“你们也洗快点,可以上班了。”杨楚生抹掉脸上的水也说,然后朝着她们瞧。
“哎哟,我还是到那边吧。”杨楚生说完了,笑着往水里一扎,往水坑的另一边游。
他这往水里一瞧,比刚才在稻田里看到的还更加那啥,刚才只是缝隙,现在却是完全敞露七分。这夏天的衣服浸在水里,就已经几分透,再加上衣服里面全都是如雪峰一般白,就如隔着薄薄的蚊帐似的,三分朦胧中,能见一座座各有美感的高峰。
“喂喂喂,他一定是……”一位女知青突然小声说,因为她的目光从杨楚生那边移过来,看对面水里一个女知青的身子,然后一说,又看向其他的。
“哇……”都是惊叫声,然后大家的目光都又往杨楚生瞧。
“我上去了。”这哥们笑着赶快跑,要不然桂香嫂肯定带头跟他问罪。
第374章又在跟政策叫板
第374章又在跟政策叫板
杨楚生换好衣服,推起自行车想要上班了,桂香嫂她们却是嬉笑着,站在那棵苦楝树下。现在她们也不敢走太近,紧贴着身子的衣服,她们自己看了还不好意思。这样子,就是等着他走了,到竹寮里拧干衣服呗。
“喂,你又没吃早饭了?”桂香嫂看他骑上自行车就喊。
“没关系!”杨楚生一说,脚下一踩,自行车就往田间的路冲。
跟潘先生合作的那个工厂,因为社员们忙,只有建筑队的工人在清理地基。杨楚生的打算,也跟第一个厂一样,争取在元旦的时候,可以举行投产剪彩仪式。
“铃铃铃”!杨楚生的自行车才冲上村口,一阵铃声响,他的自行车才一冲上,挡在路中央了,两位骑着自行车的中年女人,赶紧就按响车铃。
“哎呀,杨主任啊!”两位中年女人还朝他打招呼。
杨楚生一瞧,不就是那两个米贩子嘛。
“买米啊?”杨楚生看她们自行车上面,都放着一个袋子,里面应该有几十斤米吧。
两个女人也下车,其中的一位笑着说“这几天,没有人出来检查,我们也敢买多一点。”
杨楚生也笑一下问“你们自己到社员家里买的?”
“对呀,现在稻谷又在收割,社员家里有存点的,都等着卖,便宜点。”又一位女人说。
“那行吧,进县城要注意安全。”杨楚生还吩咐,踩着自行车又往公社跑。
好家伙!这往公社的两公里路,杨楚生又碰上七八个自行车后面,放着一袋子东西的。有些看见他了,神色还有点紧张,不用问了,这些人都是米贩子。
这些米贩子吧,杨楚生自己的想法,他们的作用,可以加强城乡的物资交流。现在如果他是公社书记的话,保管将市场完全放开。
杨楚生让治安组和打资办,不要在路上检查的,也才几天的时间,好家伙!这就有点热闹了,县城的米贩子可不少,这些人整天都是竖着耳朵,打听那个地方有米。
总之这几天,县城的米贩子全都往红山公社跑,这些米贩子可不傻,他们会走进那个村子,自己跟社员交易。通往县城的这一条路上,每天往县城跑的大米,不下于六七百斤。也还有别的公社的农民,因为粮食不够,也跑到红山公社买一些。
这些情况吧,也别想别人不知道,杨楚生的自行车溜进公社,还没停好自行车,就见罗书记的助理走到他身边,好像在专门等他似的,小声说“杨主,到罗书记那里一下。”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