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养只蚁后加点修仙

第4章 效率提高了三倍(2 / 2)

这次要是失败了,再想凑足一两银子买契约符箓,恐怕只能去给地主家当长工。

蜈蚣的食性很杂,而且性情凶猛,浑身披有坚甲,更有剧毒,有它在这片区域镇守着,别的虫子来多少都不够它杀的。

农夫的等级经验值没有任何变化,看来翻土并不能增加农夫的等级经验值。

想到劳动点可以快速提升种植技能,他试着给除草技能加了9.99劳动点。

【你学会辨识虫迹,可通一些明显痕迹辨识常见虫类的踪迹。】

以前干一天最多挖一垅地,现在整整多挖了三倍。而且消耗的体力似乎要更少一些,此刻他仍然感到有些余力。

功法:无

技能:种植类,播种熟练10/100,松土熟练36.2/100,施肥初学0/10,浇水初学0/10,除草熟练

御虫类,辨识虫踪初学0/10。

随着提示文字出现,他查看个人属性,果然多出了一个新技能。

他查看了一下雌白蚁的状态,它的能量减少了3点,只剩168点了。

可以看到一只只黑色臭蚁爬进爬出,异常忙碌。

分批播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

这亩地属于劣田,底下全是石头,没办法清理。

观察完地形之后,秦牛不由更加佩服雌白蚁的智慧。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一窝黑腹臭蚁的存在,其它小型蚂蚁才不敢到这片区域安家。

下山时,秦牛看到有一处地方的柴草倒伏且凌乱,仔细查看,发现有斑斑血迹已经凝固发黑。

与没有地的人家比起来,他算是幸福了。

同样种植苞谷,上等良田的产量能达到两千斤以上。

做个甩手掌柜反而更好。

沿路的小草全部向两侧倒伏。

试着把松土技能也提升到熟练。

它们只在左侧区域活动,寻觅食物,丝毫不敢往右侧越界分毫。

这一锄下去,竟然获得了三种属性点。

希望别出什么状况才好。

……

劳动点又积攒了二十多点。

不过想要捉到这种珍贵稀缺的虫子,恐怕还得把辨识虫踪技能再升一升。

它就藏在一块岩石下面。

只剩9.64。

家里没有牛,如果有牛的话,应该能轻松许多。

这回成功了。

他趴下,双手撑住地面,鼻子凑近闻了闻。

全翻式松土是个重体力活,很少用人力来完成。

那只雌白蚁已经选定了筑巢位置,虽说野生放养要锻炼它的野外生存能力,但是巢穴附近的一些太大的潜在危胁,肯定要想办法帮它解决掉。

比如虎斑蛐蛐,它的价格在虫市上早就炒到了五两银子一只。

都是用牛耕地。

还有隔壁村的一名农夫,种植技能提升后成为了高阶农夫,有大地主开出了30两银子的年薪请他去当管理员。专门指挥普通农夫干活,只有一些重要的技术活才需要他亲自动手。

因为土层很薄,留不住肥水,易板结,固而人们常称这种劣田为薄地。

成功升级后,他惊喜的发现松土技能的提升,不但让他掌握了许多翻土的省力技巧,对于给作物松土同样有巨大帮助,能够减少对作物根系的伤害,还能较为精确的知道松土需要达到的深度。

好在差得不多,他挥动膀子开始挥汗如雨的干。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幅降低被敌害发现的概率。

除草技能的提升只能提高除草效率,但是对于翻土并无帮助。

施肥浇水要勤快,作物还不怎么长,这时候杂草开始疯长。光是除草就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了。

收获还是挺不错的。

这肯定会耽误苞米的种植。

他甩开膀子挥动锄头用力挖下去。

对普通人而言,绝对属于成功人士。

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觅得一栖身之地,看似危险,实则比很多地方都安全。

从路径的宽窄程度分析,应该是蜈蚣、马陆、蚰蜒这一类的多足昆虫。

要是换作以前,早就累瘫了。

秦牛现在有了两条出路。第一条是提升种植技能,变成一个高阶农夫,到时候哪怕只是给地主打工也能够年收入30两银子以上。

随便一只就能干掉秦牛的那只雌白蚁了。

加上赏钱、薪火钱,不会超过四两。

秦牛并没有惊动它,而是伏下身仔细观察白蚁巢穴周围的蛛丝马迹,帮它排查潜在威胁。

这种劣田的产量最多五六百斤,而且工作量要大得多。

其它一切正常。

照他这样苦干,至少需要近一个月才能把这亩地翻完,整理成垅。

看来昨晚在这里发生了打斗,有体型中等的野兽被猎杀。

实力没强大前,天黑以后还是少来山里为妙。

因为松土升级到了熟练,效率明显提升了一大截。

下意识的查看了一下属性。

看了看天色,他准备先把第一批种子种下去。

只是想要把这一亩地翻挖完仍然极为艰巨。

要知道,普通农夫累死累活一年,也不过二三两银子。

可以看到巢穴右上侧的坡面有一道较为明显的痕迹。

劳动点+0.01,除草熟练度+0.01,松土熟练度+0.01。

目前还只是初学,仅能识别一些明显痕迹的常见虫踪。

他的收入是普通农夫的十倍。

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等到它产卵,孵化出第一批工蚁,到时候它的食物来源也就有了保障。

播种熟练度+0.01,种植等级经验值+0.01。

原来农夫的等级经验需要种植作物才能增加。

熟练级的播种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苞米该怎么摆放,埋入土层的深度是多少,都有讲究。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