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龙珠吞入腹

第307章 古法大世敌(1 / 2)

第307章古法大世敌

小灵山,也即是曾经佛门南征时的灵山胜境,当时被充作军营使用。

后来天分南北,这里就化作了一座高大的山脉,横亘南北,依旧是大量佛兵的驻地。

但因其险要的地势,和南晋边城十二直接对峙的格局,也可以算作是南北天地的“界山”。

几年前,因为了防备南晋修士偷渡到北魏窃取古法法则,小灵山这座界山之上的关城防备的非常严密。

尤其是在一两年前,当时南北舆论战你来我往最激烈的时候,北魏更是严防死守。

生怕南晋的危机舆论宣传,给北魏带来不期待的混乱。

但是。

伴随着时间流逝,古法天地的规则愈发浓郁,北魏的底蕴日深,修士们愈发的体会到古法的博大精深,也越来越自信。

尤其是最近,越来越多的修士借助古法规则,修为一日千里,甚至就连法宝、功法威力也无数倍放大后,北魏连带着所有修士都空前自信了起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修士不再将南晋今法修士放在眼里。

身为一手推动古法回归的第一批受益人,他们本身对今法古法的区别和差异感受是最明显的。

简直就像是身上的重重枷锁和重担悉数被甩掉,轻装前行的同时,还能格外从法则点点回归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这就像是在北方,下雪那是常态,世人也没有觉得雪有多么的罕见,但到了南方那就不一样了。

一场小小的雪,甚至能够让南国之人稀罕好几年。

对于北魏这些法则更替中的修士也是如此,过惯了今法的苦日子,逐渐进入到古法更加辽阔宽广的“海洋”、“天空”,海洋和天空里原本很稀疏平常的景色,都能深深震撼他们的心灵。

这种恐怖的参差,对于修行者心灵的触动那是无法想象的!

近年来,北魏、佛门这些修士,都在一路高歌,突飞猛进。

又因为他们本就是从今法改道走过来的,也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清楚,古法相较于今法而言,到底有多大的优越性。

简直就像是整个世界都因此活跃了起来,富裕了起来!

而就是在这种恐怖的上升期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修士开始主动抵达化为“界山”的小灵山俯瞰南晋。

这种感觉就像是前世在边界线隔着鸭绿jiang看对面国民日常生活的种种一般

有好奇,但更多还是空前的优越感!

简直就像是看到了“上个世纪”的自己,忆苦思甜之余,最大的感触就是“往事如梦”。

时间流逝。

慢慢的,前往小灵山眺望南晋边城十二,就逐步火热了起来。

甚至还有嗅觉敏锐的商人,在小灵山高峰之上修建了佛寺,同时还营建了诸多观赏露台。

随着越来越多修士的抵达,北魏这些修行者就越是能够感受到南晋的死气沉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修行界本质上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待修行开始水涨船高后,优越感就逐步上升,随之而来的则是.鹰派势力抬头!

在北魏内部,二次南征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

尤其是近几年起势的年轻人,呼声更是高到不可思议。

很多干脆就打出了“雪耻”、“复仇”的旗号,得到的拥趸那是越来越多。

这不,也不知是由谁率先牵头,大量的北魏年轻一代的修士,公然提议将小灵山当做是聚会地。

这一倡议一出,北魏这边的年轻天才,那更是纷纷云集于此,一天比一天热闹。

而谈论的话题,更多也是平定南晋,营救讲经首座之类——立不世之功,创不世之伟业。

香烟袅袅,钟鸣声阵阵,小灵山之上到处都能嗅到焚香和斋菜、素酒的芬芳。

众多先后抵达的宾客,那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讲经首座尚且还是北魏最强统治力的时候,北魏佛门影响就异常之大,到处都能够看到各种寺庙。

而到了如今,北魏正式进入兰陀寺圣佛正遍知统治的时代,佛门的影响力只增不减。

甚至是非佛门势力都活不下去!

在以前还能苟延残喘的部分非佛门势力传承,现在甚至连各种礼仪、醮仪都悉数改成了佛门式样。

像是佛门这边推崇的素斋、素酒、盂兰盆节、佛诞日等等,都悉数融入到了北魏生活的方方面面。

乃至于就连北魏皇室这边,每逢大事都悉数需要请教高僧开坛做法。

向寺庙这边捐献产业祈福的信众那更是比比皆是。

至于各地寺庙,最高大的建筑也往往都是佛寺,而佛寺佛塔的塔顶之上往往也以供奉佛宝为荣。

上行下效,天下迅速变成佛门式样。

当然。

这也并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伴随着古法天地法则回归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一点点得到落实和实现,世人对于佛门的信仰那更是变得愈发虔诚。

以至于讲经首座这个筚路蓝缕一路带领众佛门弟子成功带动古法回归的领袖前所未有的深入人心。

现如今的北魏,那遍地开花的寺庙、庵堂,信仰之力都异常丰盈。

整个天地都好像变成的神土,念力如海,寸寸晶莹,变得异常丰饶,愈发的适合佛门弟子修行。

小灵山。

“贫僧不会来晚了吧?”

一个看上去非常俊秀的年轻和尚,健步如飞,只一步踏出身影就消失,待再出现的时候,就直接出现在了小灵山半山腰。

随后,他的身影又消失又出现,只是几步就来到了小灵山的山巅。

若是南晋这边有修行者看到这僧人的步伐,定然会非常吃惊,将其认为“神足通”、“八步赶蝉”之类佛门最精妙的步法。

但实际上,这却是佛门这边最正常的行走,任何步法都没有使用。

他只是非常寻常的迈步,仅此而已,而这就是古法天地法则之下的一个简单缩影。

“阿弥陀佛,原来是法兴寺的高足法贤禅师,幸会,幸会。”

小灵山山巅,最近方才新建起的,有着明显佛门风格的高塔建筑里,很多的僧侣纷纷站起身。

对这位名为法贤的年轻僧人投来敬畏的眼神。

法兴寺那也是北魏少见的大寺庙了,近年来发展更是尤为迅猛,跑马点香,高手如云。

法贤身为“法”字辈,在法兴寺顶多只能算作是小辈,地位估计也就比普通的小沙弥高一辈。

但是。

在场的人都异常的尊重!

因为,法贤乃是继法兴寺佛子慧明禅师之后,又一天才横溢的新秀。

将来或许要成为继佛子慧明之后的方丈.未来在他的手上。

最重要的是,大抵从三四年前开始,法兴寺慧明禅师就一直在闭关,鲜有露面,法兴寺很多迎来送往的大事都是由法贤禅师亲力亲为,权力颇大。

没有任何意外,法贤禅师一来,立刻就成为了塔楼里面焦点中的焦点,一切话题都围绕着法贤和法兴寺展开。

“禅师修行只有寥寥数年,但却已经走到了如今的高度,攀高山如走泥丸,说不定修为已经完全超越了南晋所谓的四境五境大修士。”

有人恭维道。

其他人纷纷接力,语气颇有些不屑道,“南晋,还有今法,故步自封,如何能真正知道天地之大?被时代洪流吞没那也是迟早的事!”

“没错儿,我还曾听闻法贤禅师不久前在云雾山斩妖除魔,一道‘唵’字神咒,就好似开天辟地一般,直接就将满山的妖魔鬼怪悉数镇的筋骨酥麻,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后来那大妖不服,手持一件翻山大戟,直接搅动一山法意,就打算用整座大山镇杀大师,结果法贤禅师直接一佛掌,就将一山的法意拍烂,生生镇杀了不知悔改的大妖还真是佛法无边!”

“说得好,佛法无边。在古法天地的环境下,佛法神威愈发的彰显,佛门法咒、经文一出,天下谁人可撄锋?”

在场众多俊杰,几乎都已经投身佛门,就算无缘被佛门收入门墙,现如今和佛门的关系那也是异常亲密。

在古法天地回归,佛法威势越发兴盛的时代,众人对佛门佛法的归属感自然也是越来越强。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