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红尘气成【求追读】
麻衣僧很有耐心,无论是谁有了头疼脑热,只要找他问病求诊他都会很细心的救助。
最开始众人见麻衣僧年轻又顶着大光头,对他多少有些不信任。
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光头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人是否是犯了罪受了刑。
这就像是身上纹个纹身,天然就让人心生忌惮和不信任感!
但问诊的人多了,外加上的确是药到病除,众人对他的信任感也与日俱增。
短短小半日,这个在枫林渡客房只知道敲木鱼念经的僧人就收获了相当的声望。
有了声望自然也就有了信任,而有了信任理所当然也更愿意深入了解。
慢慢的众多受到救助的灾民,就主动问询麻衣僧更多关于“髡首神仙”的种种。
然后,众人就知道了他们剃发不是受了刑罚,而是斩去了三千烦恼丝。
也知道了佛祖、菩萨、罗汉,知道这些觉者提倡行善积德和投胎转世。
俞幼泉先是运功帮她驱寒,顺带以元力帮她调养了一些脏腑,随后就带她到相对干爽的地方烤火取暖。
但是。
果不其然,待得知俞幼泉是救她的小仙长过后,刚刚还痴痴傻傻的小姑娘顿时回过神来,结结实实给他这个恩人叩首谢恩。
山坡两岸顿时响起一阵阵欢呼声!
俞幼泉救回的共有三人,一个成年男子,一个能有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
俞幼泉看着小姑娘明亮但又略带一些哀婉的眸子,心头也不由微微发颤。
至于像什么辨佛辟佛之类的班门弄斧的事,那还是饶了他吧!
而隔壁老张作恶多端,好逸恶劳,平时不孝顺父母打老婆,连孩子也不好好教养,怎么就过的比他好那么多?
若是佛真能普度众生,怎么不早点过来拯救他,让他今生日子就能过的更好?
这个问题一出,不仅是提问者,周围的民众也纷纷打起精神来。
他循规蹈矩,为人正直,从不做丧天良的事,平时也孝顺父母、爱护妻子孩儿,怎么就过的这么苦?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传出的消息,枫林渡这边有官府救济有高僧治病,却是有大量的灾民千里迢迢赶了过来。
自这一刻开始,枫林渡后山多了个眺望江水,等候爹娘来找她的小姑娘。
“指教不敢当,只是贫僧见施主佛性深厚,有意赠送施主佛经几卷,还望施主不要嫌弃。”
但就算是这样,这些灾民依旧强撑着向枫林渡赶来。
随后,俞幼泉又听到有小老百姓请求禅师解惑。
二者当即就行动了起来,像是六难和尚快速靠近洪水边儿,瞅准时机,就直接踏着水面、水中的一些枯枝,快速将几个落水者救了上来。
俞幼泉笑笑,简单寒暄几句就以一点碎银子为报酬,将小姑娘交给一个妇人请她帮忙照料。
这就像是一碗鸡汤,或许营养有限但它终归还是有些营养,而味道貌似也还不错!
至于其他道理,本质上都是普世价值。
而俞幼泉也差不多,好似蜻蜓点水般,快速将几个受难者抢救了上来。
儒家也是类似的,只不过叫做“五常”,仁义礼智信。
更多只是给了底层民众一个心理安慰,只要我这辈子行善积德不作恶,下辈子就能投个好人家。
俞幼泉闻言微微一笑。
六难僧:“一人救一半儿。”
养鱼、钓鱼?
俞幼泉微笑回绝,无功不受禄,他又何必冒然接受六难的佛经?
六难见此也不执着,笑着就将佛经收回。
而就在此时,俞幼泉却是感知到麻衣僧向他看来,而后又向他走来。
他们拖家带口,身体疲惫,精神枯萎,而带着孩子的妇孺怀里的小儿更是哇哇大哭。
望着小姑娘单薄的身影,俞幼泉若有所思。
这和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或许就是孩子,明明已经开始懂事了,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但仍然愿意去相信哪怕那极有可能就是一个谎言!
他们偶尔也会轮流飞渡江水和阎王爷抢人!
最严重的就是这个小姑娘了,身体严重失温,而且身体好像还磕碰到了什么硬物,脏腑都受了些伤。
就是儒学内部,也会出现革新,甚至是打倒孔家店。
轰!
俞幼泉彻底想通,豁然开朗,眼前却是再次浮现出一行文字。
滚滚红尘就算是黑白颠倒,是个大染缸,但终究还是有其最基本的准绳,也即是广大普罗大众都能认可的普世价值。
他不知道郑玄成的真实身份,但能够感知到郑玄成那如山如海般高深莫测
不过,六难僧佛心极为通透,对这些本也没放在心上,反而因俞幼泉不知他身份而更高兴。
俞幼泉见此,若有所思。
“贫僧六难,见过小施主。”
他们这辈子还没怎么见过神仙中人呢,这一次的经历能够他们吹一辈子!
六难:“小施主布施了大量的粮食药材,活人无数,贫僧这句施主您自是当得。”
俞幼泉叹息。
俞幼泉违心安慰道,“你爹娘还是喜欢你的,只是水火无情,他们都是普通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雨始终没有停下,枫林渡周围大面积区域河堤被冲毁,彻底变成了一片泽国汪洋。
在南朝现如今对佛门那是相当抵触的,本以为眼前这位会做些什么,没想到
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