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风雨枫林渡【求追读】
飒飒秋雨中,枫落天地寒。
渐霜风凄紧,暮雨洒江天。
枫林渡客栈。
望着那潇潇暮雨和铺满一地的红枫叶,俞幼泉也不由颇为感慨,自融合龙珠后他和风雨却是越来越有缘了。
此渡口并不算大,甚至远远比不过郑氏水榭山庄的码头。
客流量也相对较小,交通工具也只有一艘并不是特别大的木船。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渡口,因路段儿荒僻险要的缘故,周围几十里几乎找不到替代渡口,持续有客人抵达。
又因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甚至还引起了渡口罕见的拥堵。
他和师父被“困”在这个渡口不过两三天,就先后来了一支押镖队伍,一个青年和尚,即将上任的粗俗刺史和他貌美如花的小妾。
而俞幼泉每日做功课之余,则还会花费更多时间观雨、看水,这漫天风雨、无尽湍流,对他而言更多像是悟道机缘。
这小妾是不知道刺史主君作诗什么水准吗?
于是,师徒二者就这么心甘情愿被风雨“困”在了这枫林渡!
因来的比较早的缘故,师徒二者占据了比较好的客房,放眼一望,就是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江面。
而其装逼的对象,赫然正是他身边那个身材袅娜轻腰欲折正撑着油纸伞的美人儿小妾。
俞幼泉当时听完,直接怀疑人生。
同样着急的还有那一队押镖队伍,为首的张总镖头那更是反反复复来到渡口看天观雨。
眼见连阴雨迟迟不停,大胡子镖头更是愁眉苦脸,好似谁都欠他几百万钱一般。
只是幕僚卢衡就苦逼了,不久前还兴奋是“片云雨催诗”,转瞬就变得凄凄惨惨戚戚。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胡子还不止一次问询船老大是否能过河,船老大闻言只是连连摇头。
“暮雨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不,她非常清楚!
因为就在不久前,这位庞刺史就写了一首牛逼轰轰的绝世好诗。
或已经到了晚秋时节,倒是平添了数分凄冷、清寒。
而更让他怀疑人生的是,就是这么一手诗,这个妙龄女子愣是给解读出了无穷意。
面对这凄风苦雨,麻衣僧人始终安然,每日都按时诵经做功课。
押镖队伍没什么好说的,都是江湖好手,有一身功夫在身!
疑似押的是保密度极高的哑镖,全程都非常谨慎,看谁都好似是要劫镖的绿林好汉,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不得不承认,信仰在有些方面,的确是让人叹为观止。
破舟、瘸拐秃头老头,更是彰显出了他心怀国计民生,爱民如子
女子这话一出,刺史大人都一愣一愣。
若非是师徒俩不介意被困,这风雨和湍流严格意义上来说,倒也无法真正“困”住他们二者。
譬如。
这就像是第一境需要冲开天门一般,而第二境修行的关键,就是借助“势”来更高效的炼化所餐食的各种宝气。
俞幼泉见此,则有些无力吐槽。
让人讨厌不起来!
想必这撑伞女子已经知道,这首词是刺史剽窃幕僚卢衡的,但演的那可真是天衣无缝。
这一点有点像是前世的玄奘取经、鉴真东渡,克服重重困难,九死一生,都非常具有积极意义
若再算上他们师徒,这个小小的枫林渡却是罕见的“含修量”有点高!
竹深留客处,枫落纳凉时。
只能说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并不相通!
“俱醴,你大概什么时候能领悟‘势’?”
不过,他可没有庞刺史和卢幕僚的闲情雅致,观雨的目的就是看这绵绵秋雨是否有停下来的意思。
就在此时,俞幼泉耳畔却是响起吟诵诗词的声音。
这作诗水准都比得上前世民国的张宗昌了!
俞幼泉很是自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