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第539章 船厂镇2(2 / 2)

戏班迎客听了二掌柜的解释,心里终于踏实点了,可又惦记上了另一件事。南洋大米价格低,自打景阳四年皇帝就用实际行动证实过了,也让苏杭一带众多粮商吃尽了苦头。

虽然来船场镇里消费的客人不全是新政的拥护者,造船厂也没要求商户们控制言论不许说新政的坏话,但大家对于端着谁的饭碗还是心里有数的。

要不是有着四五年的交情,再加上观海楼的名声,船厂里的大匠也不会把他吃饭的家伙以五十两白银的价格押给自己。估计用不了两月人家就得拿着银子来赎,不光不能拆,还得小心保管好。

可计算器不用,只要认识字,拿着说明书看半个时辰就能学会,且计算速度比用了几十年算盘的老手一点不慢,结果也丝毫不差。

当然了,计算器也有缺点,还很大。它太精巧了,价格应该不会低,一般人肯定用不起。而且这种被称作阿拉伯的数字,如果不是和船厂有几年交往,自己也不认识。

准不准呢?二掌柜已经核算半个多时辰了,把这个月的账目都捋了一遍,一个数都不带差的。有心把铜盒子打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啥神奇物件,可是一想起无处购买的叮嘱,好奇心再大也只能忍着。

皇帝他老人家真是英明,比老百姓想的还周到。读书认字肯定是好事,能当官,但当了那么大的官,却不太会算账,稍微复杂点就得请账房师爷,仅凭这一点,新政就比旧的好。

想知道一个数加一个数等于多少,不用背口诀也不用拨弄算盘,只需拿着铜针把表盘上的数字拨到位,选择好加还是减,乘还是除,确认无误之后用力按动旁边的铜把手。只听咔嚓一声,表盘下面的数字就自行转动,给出了答案。

且海军除了规矩比较多、执行比较狠之外,这些年对商户们着实不错。除了正常商税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附加费用,更不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没理由也没立场在背后抱怨。

“嘿,我说你能不能小声点!这是什么地方?见天的人来人往,万一让海军的人听见了,你们戏班里有一个算一个全得去北边矿山里挖石头不说,我这酒楼也就别开了。”

但如此好宝贝到了手里,虽然不能占为己有,也不能一分利润不产生就随随便便放走。拆不得,肯定也仿造不出来,却可以问问熟悉的大匠,这玩意到底何处有售,价值几何。

可是这笔明摆着赚钱的买卖却谁也做不了,先不说去南洋诸国路途遥远风浪无常,就算到了地方也搞不定当地官府。没有他们的协助,大概率买不到粮食,却很可能招来匪盗。

“得得得,不说了还不成。齐掌柜,上次二楼雅间里来的几位泉州客商是不是在安南那边种树发财的?要不您给我讲讲,包地种树具体是个啥章程,像我这样的过去成不成?”

戏班的迎客也不是真要怪海军仗着战舰发财,他只是每天都能看见挣大钱的人来人往,自己却找不到合适门路心里着急。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