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军需要个过程,尤以将领最为重要,猛然接触很难掌握。朕这里有几本书还有几名参谋都交与你,拿回去仔细研读,如有不懂之处就让参谋解答。过上一两年,把书中所讲都掌握吃透了,朕就准你在甘肃另立新军。”
没错,洪涛不打算把大明的军事体系完全推倒重来,而是要新旧共存,来个双轨制。
选择一部分相对具备战斗力的边军和卫所进行合并,由总参谋部派人指导监督,继续在边镇上执行日常防御任务。其余的边军和卫所会随着新军的逐渐壮大被一步步裁撤,包括很大一部分军堡。
这是一支前所未见的强军,所用武器战法与边军完全不同。因此杜松建议侄子找机会尽早加入其中,哪怕品级低一些也无妨,在边军里混已经没出路了。
本着坚决不能亏待对国家有功之人的原则,洪涛打算把他们都纳入总参谋部的编制里去,职务一定要给的高大上,待遇也得高人一等。
能不能横扫蒙古人先放一边,哪个边镇的将领们不服气就先用铅弹和炮弹扫一遍,看看到底杀多少人才能让他们面对现实。
但裁撤下来的高级将领就有点麻烦了,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大,学习能力肯定要弱很多,绝大部分人无法适应新军队,面临着大面积淘汰。
可这些人都为国家征战了大半辈子,说不要就不要了,从情理上说不过去,如果处理不好,会伤了很多人的心。
对杜文焕的请求,洪涛予以了肯定,不过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画了张期限不算太长的大饼暂时吊着。
这其实就是铁路公司的雏形,只是洪涛还没想好该以何种形式运营,索性先这么维持着,反正轨道交通的线路数量还太少,形不成规模,不着急定性。
如果他们愿意跟着皇帝干,顶多是维持原来的职务继续镇守边关,然后跟着总参谋部派驻的参谋一起学习基础知识。自学能力不错且年龄不太大的还有机会进入陆军,大部分都只能留在旧体系中发挥余热了。
还不算纯粹养着废物,平日里也得对大明的军事建设和作战行动出谋划策。当然了,听不听是自己的事儿,但必须让人家说。
眼看着众人离去,房间里只剩下海军总督袁可立和皇帝,杜文焕壮着胆子提出了要求。这次进京给皇后祝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想借着面圣的机会为将来铺铺路。
一旦此种方式被证明可行,北直隶各府也会马上跟进,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劳动力缺口,塞进去几十万人轻而易举。
各地卫所和边军比起来要软的多,等待他们的安置条件也差得多。大部分人都要进入农庄自力更生,少部分青壮可以通过考核加入建设兵团,代替劳役去边关承包军事项目,干得多挣得多,自负盈亏。
安家费?没有!不满意?忍着!忍不住?镇压!没办法,洪涛就是个标准的欺软怕硬性格,想从他兜里掏银子必须之身足够硬。边军惹不起,所以会有优待;卫所军连土匪都打不过,自然就是软蛋,一个铜板也不会给的。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