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第494章 轨道(2 / 2)

其次是建造成本高,和普通的土路相比,木质轨道需要先铺设一层碎石再铺设枕木,最后才能铺设轨道,完工后还需要有专人在沿线进行维护。

最后则是人的问题,明朝百姓从来没见识过马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更不懂得避让,一旦有重载马车在轨道上与行人或者其它车辆相撞,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王承恩,将来朕是要坐着轨道马车巡视全国的,你这个样子如何伴驾啊!”

皇帝下马车的时候腆胸迭肚趾高气昂,像是干了件很得意的事情。但被他提着脖领子拎下车的王承恩就太惨了,小脸煞白、双腿发软、眼神涣散,站都站不稳,就这还得挨批评。

通过这次试乘,虽然只跑了不到三十里路,依旧证明木质轨道是可行的。无论载人还是载货都能大大缩短运输时间、节省拖拽牲口数量,并增加安全性和舒适性。且轨道越长,其优势越明显。

王承恩又不是第一次跟着皇帝出行,也不是第一次坐马车,为啥以前都没事,突然就晕车了呢。这还得怪西僧熊三拔,好端端的马车却被换了轮子,然后放到两根木头上用马拉着跑。

实际上洪涛最喜欢这种人了,干啥事都有明确的价格,且情绪相对稳定。既不奢望大赚也不肯轻易吃亏,投入多少就收获多少,利益一致就合作,利益不同就散伙,不谈太远大的理想,也不掺杂太多个人感情。

有没有缺点呢?必须有,世界上就不存在没缺点的事物。木质轨道的缺点和后世的铁轨一样,首先就是建造难度比较大,需要严格控制坡度和两条木轨的平整度。尤其在山区,以目前的工程技术恐怕难以铺设。

不过采用急行军的方式赶路,会从马匹和随从的身体和表情上看出风尘仆仆的痕迹。可无论锦衣卫还是御马监勇士的人和马,并不像刚跑完长途的样子。脸上没有汗、身上没有灰,比去南海子皇庄还自如。

这就彷佛是赌场里的某种人,他们从不换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筹码,也不玩一把梭哈的刺激戏码,每次都是精打细算的在最擅长的项目中投注,输赢都不影响生活。

也不是所有人都一脸轻松写意,有些锦衣卫和御马监勇士,包括好几个皇帝随身的太监都是被从马车里抬下来的。他们好像是喝醉了,又好像生了病,浑身无力伴随呕吐。

忠诚?不不不,这个听上去很踏实的词汇,实际上是最不可靠的。没事的时候它可能天天在线,遇上大麻烦它可能立马下线。最最最大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在线,什么时候会下线,不可捉摸就等于零。

不过和优点比较,这些弊端都是能通过管理和技术逐步克服的。比如说在轨道两侧种植护路树,防止行人和车马随意穿行。再隔一段距离设立交叉路口,方便行人和车马通过,就能尽可能多的预防交通事故。

至于说成本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但凡一件事的收益大于支出就不存在成本高!如果说用银子铺设道路,走在上面能收获金子,只要数量足以弥补付出,照样会有大把人愿意投资建设。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