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如何超额开发人的潜能方面洪涛也是很有心得的,不想当官蹚浑水是吧,那也不能太闲在。从民间支持新政的办法很多,除了办报之外办个新学啥的也挺好。
有人愿意冒着风险开新学,洪涛除了高兴之外还有不少忧虑。眼下最重要的改革方向是经济和军事,遇到的阻力已经很大了,教育是个更大的雷区,暂时还不能深入触碰。
这一问让马经纶非常意外,但马上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据说机械厂里的大匠多一半全出自皇帝亲授,而像流光宅、时间工坊中的大匠,同样是天子门生。
“臣明白个中曲折,私塾会以左近几个县的幼童为主,待三五年后有了成绩再逐步扩大。”
洪涛自认比任何皇帝都有担当,只要下属按照自己的吩咐做了,出了事必须得挺身而出多加维护。只有这样,下面干事的人才能心里踏实,发挥出全部能力。
周道登来的很快,且神色没有太大异常。这倒不是养气功夫修的好,而是有了个强力辅助工具,四轮马车。
皇帝登门确实是个天大的好事,万金难求。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放在民间就约等于免死金牌了。从此之后,当地州县官差见面都要自觉矮三分,不太大的罪过能睁只眼闭只眼保证不会深究。
“陛下能驾临寒舍,马家上下无不感激涕零。臣这就去安排家人,让他们先搬去别处暂住。”
奇技淫巧在以前不被重视,主要是学会了也没啥大出路。但现在不一样了,工厂里的大匠不光不愁出路还被各地商人追捧,钱途大大滴。
“如果朕亲笔写了几本书,意在教授小童奇技淫巧,伱愿不愿委身于私塾,冒天下之大不韪?”
“……臣斗胆一问,机械厂那些年轻技术员可否和传言里说的那样,是从小读了陛下的书?”
“嘿嘿嘿,这倒是不假,朕在当太子的时候闲来无事随笔涂鸦了几本,最适合从幼童开始学习。也没什么太大作用,无非就是会造船、会炼铁、会摆弄机器罢了。
“也不用战战兢兢,朕会让锦衣卫多加关注,只要不触犯律法谁也不能拿你如何。一会吏部尚书要来此迎驾,暂且借你家用一用。”
“你就不怕被同僚打上新派的烙印?”在得知周道登是坐着马车前来之后,洪涛心里就踏实了多一半,又一位朝廷重臣被拿下了。
同时也对朝臣们在文化上的造诣深有感触,太他妈有文化了,投降都投的如此含蓄艺术。要是能把这些琢磨人的精力拿出来一半去多研究研究本职工作,就更完美了。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