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洪涛有办法规避,他希望与西班牙王国签订的海上贸易约定只针对海上航线的开发与控制,并不牵扯到大明港口,所以朝廷批准不批准无关紧要。
为什么不入住同文馆呢?因为礼部事先并不知情,突然来了一点准备没有,到底该往南馆还是北馆安排、用什么样的礼仪、谁出面接待,都需要时间筹措。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行程,袁可立把阿尔布雷希特七世大公一行人用船送到通州,由锦衣卫接手,继续乘船沿着萧太后河抵达南海子皇庄,入驻欧罗巴教堂的院子,熊三拔负责接待。
从整体上讲阿尔布雷希特七世大公是个性格比较温和的人,但任何人都至少有一片逆鳞,对他而言一切有损天主教的言语和行为全是不能被接受的,哪怕仅仅对传教士的信用表示了质疑,也在其列。
这位意大利传教士在抵达大明之前曾经在马尼拉港住了大半年,专门找当地华人学习汉语。双方不光见过面,还一起喝过茶吃过饭,算是半个熟人。
前来迎接西班牙国王特使的主官是海军总督袁可立,这倒不是皇帝的刻意安排,而是满朝文武一听说是西番国家的官员来访,谁都不愿意出面。
一方面是他们不认为大明帝国该与西番诸国有什么往来,二是实在不了解其国情,更不会其语言,而四夷馆里也找不到相应的通译,见面之后没法交流。
至于说让传教士充当通译那就更不符合礼制了,传教士是啥?西番的行脚和尚而已,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这种正式的官方活动,万一居心叵测转达错了某句话的意思,酿成过失该算谁的呢?
所以挑来选去,只能让袁可立勉为其难。他在海军里混了这么多年,耳濡目染的也和领航员、参谋们学了一些拉丁语,再加上海军总督的头衔,身份也算对等。
古代汉人非常看重礼节,什么样的关系用哪套礼法是有定数的,过了、欠了都属于失礼。而失礼不仅仅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贬低,所以在这方面半点不能凑合。
“是SabbatinodeUrsis神父,意大利传教士。他在这里有个新名字,叫熊,听说与大明皇帝的关系很好,获准在大明都城里建造天主教堂。”还好,这次加西亚上校不会一问三不知了,他认识奉了皇帝旨意专程前来迎接的熊三拔。
至于说皇帝有没有资格单独与外国政府签订正式条约,准确的讲肯定没有,必须经过六部九卿廷议,正式拟旨用印才算生效。
西班牙人能遵守几年洪涛不清楚,反正大明帝国履行合约的年头肯定不会太长,待到来自北方的威胁得到彻底缓解,就算西班牙国王亲自来京城朝贡,磕头恳求,该撕毁也得撕毁,不带半点愧疚感。
没辙,这就是国家之间的准则,利益优先!只要能把利益拿回来与百姓分享,对外越不要脸、越遭人恨越是好领导者;如果天天和百姓争抢,转过头来去外面装大方,那就是家贼。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