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不浪

第312章 只见强盗吃肉,不见贼子杀人(1 / 2)

第312章只见强盗吃肉,不见贼子杀人

平京五环体育城,在惊艳的外表下。

十层楼的内部空间也同样处处精彩纷呈。

底楼和负一层多处打通,都是最具吸引力的蹦床中心和攀爬吊挂大挑战。

黑色透亮的全落地玻璃外随时都挤满了好奇的观众,看那些精力十足的体验者,在体育生的协助下挑战自己的极限。

二楼是举摔柔中心的各种拳台、摔垫,色彩缤纷的轻松氛围又充满了各种专业技巧的传授引导。

不需要换服装,各种比武台都能现场报名体验,只是这既不招亲,也最好把身上所有东西腾空,还少吃点东西。

谁谁谁来要东西,能不给吗。

那叫一个滑不留手,移交给燕青的球队连这些之前交了社保的“员工”名单都没。

受不住这个压力就别干这活儿。

这里根本不玩这些障眼法,就是明目张胆的通过定时、临时缴纳社保,就跟一些退役国手、甚至现役省队高手保持“劳动关系”。

那位陶研究员被抓的时候,对燕青抱怨他是被各种文物界政商界的尔虞我诈,贪婪索取给颠覆了三观。

习惯翻云覆雨的大手笔们,这下知道他不是傻子了。

任何想拖滞这台发动机的因素,都会被毫不犹豫的踢出局。

不是可以随便拿捏糊弄,还懵里懵懂被下套背锅的那种。

既然是博物馆按照正规途径来的,那我不问你是谁,拿去多久,到底会不会归还。

三楼才有正式的接待台,各种体育用品超市,四五六七八楼分别各种项目训练中心,九楼办公场地跟员工宿舍,十楼餐厅库房还跟屋顶共同成为室内球场、高空绳降项目的空间。

那就让整个规模的运转方向变得复杂内耗了。

燕青这里很简单,只是为了出名保持热度,顺带报答曾经给他雪中送炭的体院,还有凝聚住身边一大堆能做事能创造价值的小伙伴。

五十年代热火朝天的职工业余运动场所,在四五十年后就因为经商热潮、转制等各种变化冷清荒废。

想抄袭这种模式并不难。

只能稍微收敛点,起码留足了燕青改建这边的资金。

没了体工队就没了专业对口的使用维护。

可譬如没跟燕青谈拢的金陵体院,拥有大堆的奥运金牌,现在据说已经在跟市里面探讨,准备自己搞。

这种对比下才愈发会觉得,跟柯总这边打交道,是多么的烧脑。

因为那LED灯板在屋顶恰好形成了个顶棚,算是在规则允许下又多了一层空间。

就靠着“奥运冠军干拆迁”这样的炸裂新闻,他也能把这家国企在搞体育城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不动用挖机之类看起来很冷血机械的东西,就是壮小伙儿们自己戴着手套,跟举重似的抬着东西往外面车上摔。

拿不出一丝半毫的地产手续,凭什么在这里横,网友们都算是见证了生物多样性,不是人穷就能理直气壮的扮演弱者。

这就是我做人的原则。

并不是外界以为的那种耗巨资组建,像职业俱乐部那样把人养着。

毕竟这种只要搞定了建筑大厦的空间,内部各种项目的组合并没什么门槛。

特别是孤儿寡母或者弱势群体,尽可能把保洁、看院、后勤的一些职位,留给这里的人。

这时候就体现出燕青办事的能力了。

其实金额都是那边提供给燕青,让他再做到整个方案里面去签约。

燕青马上按照江湖规矩,付三压二,也就是甭管报价有多高多离谱,先付一半,而且这一半也只付了三成,另外两成压着等施工进度逐步给,后面一半是施工完成才给。

这在八九十年代焦盆经济泡沫时期也很常见,著名大企业下的各种运动队都很有实力,也成了各大企业洗钱的好工具。

要说最大的差别,可能也就在于有没有燕青这样的奥运金牌作为人气吸引了。

起码在我这里每一件东西的去向手续必须要清晰完整。

殊不知,这些其他家可能从出发点,就输给了燕青。

于是国企那边对接的也只能换个手法。

“参观调研”很满意,那么就是初步确定六亿三千万的整个集团体育城外包合同。

这种把整栋大楼都浓缩成各种体育项目的现代商业模式,对商业地产普遍过剩的一二三线城市,都很有吸引力。

这还只是启动运行整个项目的资金,未来保持运转,肯定还要每年拿到金额不菲的分包合同。

还记得当初在文物案的时候么。

这可是让十二万在京员工以及相关家属都能切实体验到的健康项目。

老陶那样的人,如果能坚持这个,没准儿拿东西送东西的人都换了几茬了,他依旧能稳稳的在那做学问,可惜他偏偏做不到。

对于光是组建篮球队就花了上千万的国企来说,这点开销洒洒水啦。

挤得满满当当的家长、围观群众办了卡就能坐到周围阶梯台上,看各种飞来飞去的可怜摔打。

根据宋思雨那边汇总传递的消息,好些省城、地级市都在积极申请邀请。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