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失联,荒岛直播逆转人设

第344章 还说你不是来砸场子的?(2 / 2)

苏哲绣出一简单却神韵十足的画面。

一旦想通这一点,他突然意识到:

所谓糖画,其实不就是画画嘛!只是画笔和颜料有些特殊而已。

她作为《不能说的秘密》导演,处女作爆火后,一直在打磨本子,不敢随意拍摄第二部电影,害怕打断上升势头。

【小时候庙会上全都是,只有十二生肖,但不能买,只能玩转盘抽,抽中什么生肖就给什么,我却从来没抽到龙!有点像手游,想抽到心仪的糖画只能不断氪金。】

“苏总,你让孙导来拍短视频?”

等到郑师傅教导嘉宾时,看到苏哲明亮的眸子,竟然莫名感觉一股寒意。

“糖画必须能拿起来,所以不光要考虑美感,还要考虑结构强度,连接处要结实,那么这里要调整一下……”

廖师傅紧张地同意了,但一拿到糖画勺,立即换了一个人一般,气定神闲,双手十分稳定。

等一切就绪后,直播开始了。

于是他连忙找补道:

但她公开承认,受到了苏哲的私下指点,在他的帮助下才能写出这首歌。

苏哲认真地听着,也拿起一个糖勺,在纸上随意画着。

苏哲作为MC,夸赞道:

他很不好意思,毕竟他参加这一期节目是为了宣传非遗传承者,又不是来砸场子的。

这让郑师傅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这也太小众了吧?

芦晓敏却对他很有信心:

廖师傅看到这种弹幕,有些生气,为了挽回尊严,立即决定上难度,让观众们震撼一下。

嘉宾们也都怀疑地看着他。

“没,男孩子很少学刺绣吧?”

观众们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彻底懵了:

【他不仅能传承传统的糖画,还能推陈出新?】

这就是他的不熟悉的地方了,提了几次,发现花篮总是不成形。

廖师傅被夸得十分高兴,认真地教授着嘉宾们画糖画的技巧:

“要注意观察糖浆,像这样,开始冒小泡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绘画了……”

靠着这种取巧的办法,苏哲很快就复刻出了花篮。

别说普通观众了,就算是博物馆讲解员,下班了也不想再复习工作内容吧?

他好奇地问芦晓敏:

【是他太天才,还是廖师傅的五十年……】

【苏哲语言上:廖师傅真厉害,难以置信!行动上:瞬间学会。】

【哈哈哈,郑师傅也开始怀疑人生了。】

录制节目的糖画传承者的是个老师傅,文传协认真地介绍着他:

“这是钻研糖画五十年的廖师傅,一手糖画功夫出神入化……”

【而且我怎么感觉,他画的比廖师傅更真实?】

苏哲老老实实地摇头:

“我第一次尝试,有点失误,一会儿再绣一幅试试。”

等苏哲玩开心后,才发现廖师傅的脸色十分苍白。

苏哲虚心接受,但他思考了一下,心中一动:

“既然掌握不好凝固的时机,干脆做出零件,然后再拼接吧。”

苏哲甚至还有些不满意:

只有尤梦黎的《凤求凰》水平很高,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一时间,乐坛无不谈论中国风,歌手都在练习戏腔。

“你之前学过刺绣?”

华夏毕竟不是东瀛,换成鬼子,肯定浮夸地冠以“糖画仙人”的名号了。

孙梅来到现场后,剧组成员们都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苏哲呆住了:

“非遗?有点难写啊……”

孙梅却任劳任怨,始终记得当初苏哲提拔她于微末之中的恩情,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苏总放心,我一定将【黄蓉系列】的短视频拍得美美的。”

苏哲等人感到惊叹,观众们也一样:

【哇,廖师傅拿到糖画勺以后,简直就像拿到钢枪的战士,瞬间有了大师风范!】

【其实也不行,现在人都不喜欢吃这么甜的硬糖,造型的话,看看就得了,买的人很少,几乎都是小孩子。】

苏哲:……

但她在镜头美感上极有天赋,苏哲干脆把她找来了。

苏哲就善解人意地引导他:

“廖师傅,你教教我们画糖画好不好?也教教屏前的观众们,让大家一起见识见识。”

他随手画了几笔,突然觉得糖勺有点像毛笔,只要控制好糖浆流下的速度,就能控制笔锋粗细。

一切尽在不言中。

“没关系,今天来了很多老师傅,都技艺娴熟,十分震撼。你多看看,就有灵感了。”

苏哲也放下心来,在这个短视频剧组步入正轨后,便忙着去拍摄新一期《国宝季》了。

但没人敢小觑他,说什么“江郎才尽”之类的酸话,只是觉得他忙于拍摄,没时间写歌也很正常。

但当苏哲复刻《兰亭序》时,竟然用糖勺写出笔锋,依旧让观众们难以置信:

【收回刚才的话!这不可能!】

他画开心了,除了传统糖画外,又开始画这个世界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同时嘀咕着:

廖师傅终于松了一口气,安慰苏哲:

“你很又悟性,多学十几年……不,几年就行了。”

他沉思了片刻,想起了孙梅。

然后他在石板上做着各种提梁、花卉、饰物等,再拼装到花篮上,便让花篮更加精美。

“没啊!”苏哲随口回答着,专心画糖画,“我第一次玩,真有趣。”

【呵呵,现在苏哲用糖浆画什么都无法让我心生波澜。】

孙梅不相信,但她一直是个老老实实干活的人,没说什么,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于是,他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石板上娴熟地画着十二生肖、孙悟空等传统糖画造型。

苏哲不满足于复刻,想到之前节目里出现的国宝,干脆用糖浆一个个复刻出来。

通常,游戏环节最高,但也有例外,在苏哲有作品时,作品环节收视率最高,而且后期点播量遥遥领先。

【苏哲,还说你不是来砸场子的?】

——看似简单的创意,却能火遍全球,甚至连模仿者都没有追上,一定有着理由。

“廖师傅肯定有压箱底的技术还没拿出来!我肯定学不会。廖师傅,给我们展示一下吧!”

刺绣,郑师傅。

卢晓敏回答:

“非遗传承。”

“这么说的话……”

苏哲好奇:

苏哲一脸无奈:

“冤枉啊!我就是随便试试,没想到恰好有点天赋……”

【听听,这是人话吗?!】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