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太子当外室

第110章(太子妃娘娘,威武!...)(2 / 2)

此题用白话点来讲,就是测量田地以人的步子为计算,一亩长约十五步,宽十步,现在有一块邪田,长宽都不相等,求算面积。

第一道题,颜青棠只为试探,所以出得并不难。

而,果然也不难,俞怿很快给出了答案。

九亩一百四十四步。

颜青棠微微点头,表示正确,摊手做请的姿态。

俞怿了她一眼,道:又有邪田一处,正广皆为十五步,一畔从一百步,一畔从七十二步,问田几何?

此题,是在她的题上附加的。

二十三亩七十步。

答对了,太子妃请。

颜青棠再出题:今有箕田,舌广二十,踵广五,正从三十步,问田几何?

一亩一百三十五步。

又有箕田,舌广一百一十七,踵广五十,正从一百三十五步,问田几何?

四十亩二百三十二步半。

两人出题速度极快,答题速度也极快,几乎未加思索,题和答案已了然在心。

而一旁负责点香的侍卫,根本也来不及每题都点上一根香,只能求助地向一旁的端王。

端王见此,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只能无奈地向场中两人。

而三面台以及围观人群中,早已惊起一片哗然。

所谓外行热闹,他们现在就是在外行热闹,顶多一些官员知道二人在所用的是分田术,绘制鱼鳞册、测量百姓田产时都能用得上。

从第一题开始许多人已经不知答案了,四四方方长宽一致的还能算算,如今这又是歪头又是邪脚,真可谓是邪田一块,又如何算?

人群中,有百姓疑惑道:不是说比试算学,怎么说起田了?

不是说了朝延拟推行策,就是在科举中增设商科和算学,这样选出的官员才能办实事做实务。

可算学跟田有什么关系?

回答的人眼神恨铁不成钢,道:你下去当官,给百姓丈量田地时,用不用算面积?难道我说一亩,随便划拉一下就是一亩了?

你是买田人你干不干?连田亩都不会算,难道真像那些大官老爷们,两手一抄坐那儿,等下面人算好了呈上来?若下面人骗你怎么办?从中贪墨百姓银钱怎么办?

这一番对话,在人群中不高也不低,但也让周边很多人听见了。

顺着此人之言,向那些大官,可不是一个个像老太爷一样,两手一抄坐那儿?

尤其是代表官员那一方的,除了前头那个着不像官的正答题的小子,其他人可真真是双手一抄,着像个废物。

至于太子妃娘娘身后那些人?

那些人一就是平头百姓。

在官与百姓之间,百姓对同类人还是天然带着好感的。

让我说,陛下做得对,就该招一些干实事的人做官才好,也免得一个个养得脑满肠肥,油头粉面,不知时务。

那些只知死读的读人,一问三不知,三问九摇头,实务干不出,只会死读,真是百无一用是生!

人群里可不光有百姓,还有为数并不少的读人。

之前他们几番抗议,都没抗议掉朝廷政,今日逢大比之日,自然要前来一探究竟。

上面出着题,他们不甘示弱在下面算,心想自己苦读诗十余年,难道还不如个女子?

哪知越算越糊涂,正糊涂懊恼着,听到这一番话,你说气不气?

你们在说什么?

你管我们说什么?管天管地,还管到人家说话上了?

就是就是!

之前平头百姓就与这群读人干了一场,不挑事也就罢,一挑起来,自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服输。

你帮你的人,我帮我帮的人。

很快乌泱泱一群人,就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拨人对上了。

朽木之才,不可理喻!

你不是朽木,你怎么不上去啊,站在这跟我们平头百姓说什么?太子妃娘娘出的那些题,你能做出来几个?在这跟我们耍威风!

就是!再叫嚣,老子可不管你是不是读人,可要揍你!

蛮汉!愚夫!我不会做,难道你会做?

我不会做,我又没读过,你倒是读过,你的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见情况不对,一直站在一旁充柱子的禁军侍卫出声斥道:不准吵吵,再吵闹争执,把你们都拿去下狱。

当即,所有人都不出声了。

这时,一个站在最前头的汉子陪笑道:官爷,我们不吵吵,我们给太子妃娘娘鼓气总行吧?

禁军侍卫瞥了他一眼,又移开目光。

反正不准起争执。

汉子一歪头,往后面去:诸位,听到没,咱们可以给太子妃娘娘鼓气,咱们不吵啊。

这个可以有!

很快大家就心领神会了,挑衅地了对面生一眼,随即便大声喊了起来。

开始还显得很杂乱,很快就汇成了一道洪流。

太子妃娘娘,威武!

威武!

赢了他们!

赢了他们!

此时,场上已进入白热化,心算已经完全不够用了,需得有工具辅助。

颜青棠这边动用了算盘,题刚一出来,后面桌前的十人便开始快速打起算盘,每个人算一部分,然后由颜青棠进行总和。

之前他们专门抽了两天练这种算盘,所以用得很熟稔。

可对比这边,俞怿那边就显得有些可怜了。

俞怿倒是拿出了纸,快速在纸上计算起来,心无旁骛。相对比后面那十个官老爷,就显得似乎一点用处都无。

再加上围观百姓喊着口号,给颜青棠这一方加油鼓气,从气势上就压倒了对方。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