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

第26章 ?(1 / 2)

从霍衍的公寓里出来之后,徐一言打了个车回学校。

下过雨的原因,空气湿润,有些冷,她衣衫单薄,刚刚离开的时候将外套留在了那里,没来得及穿,几乎是夺门而出,什么都在乎不得了。

她实在是没脸面对他。

她清楚地知道,在所有的事情中,霍衍是最无辜的一个,杨家的事情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他只是作为杨泽轩的朋友,被她看上。

整件事情霍衍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她尽力地克制着自己对他的感情,尽力地让他相信,她于他来说只是利用,从而来让自己的内心的痛苦得到片刻的缓和。

侧头看向窗外,她看见了经过的车辆,来往的人群,这些统统向后挪动着,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一眼,便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之中。就像是那段没有结果的感情,还每来得及好好感受,便戛然而止。

半降下车窗,窗外的凉风吹进车厢,吹到她的脸上,冷风拂面让此时此刻的徐一言稍微清醒了过来。像是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渗进了冷风,冷得她打了个寒颤。越冷,越清醒。

车里司机播放了一首歌——

“地球上两个人,能相遇不容易,做不成你的情人我仍感激。”

刘若英的声音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缓缓地响起。

人的一辈子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爱情在大多数时候是无法被放在第一位的。爱是没用的,多爱都没用,尤其是单方面的爱,只有相爱才是有用的。她并不能确定他是否爱自己,所以她单方面的放弃了。或许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对方都是自己生命中的沉没成本,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很多事情我们都是无法控制的,这辈子能遇见他,能陪着他走一段路,已经是很好了。

看着窗外,视线却逐渐模糊。

徐一言从记事起就一直生活在北京,奶奶去世早,家里也就爷爷爸爸妈妈和她。爸爸是在政府单位工作,负责建筑工程方面,妈妈是老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但也算是衣食无忧。

那年春天下了第一场雨。

父亲负责的工程出了问题,明明一向是清正廉洁的父亲却入了监狱,没有给任何解释的机会,也无法解释,父亲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为了这个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当初的调查结果显示地很明确,甚至是连一向是视自己儿子为骄傲的爷爷都默认了,没有争辩,没有继续上诉。

没想到父亲竟然会自杀,也没有想到母亲会跟着父亲离开。

在后来的日子里,徐一言从来都没有在爷爷那里听说过任何关于这件事的话,但是徐一言一直不相信,不相信这件事情就是这样的事实。

但是这件事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没想过要报复,在遇见霍衍之前是没有想过的,甚至是知道了霍衍与杨泽轩是朋友关系,只是稍微动过那种念头,不过很快救打消了,一来是她做不出什么有效果的报复,二来她还有爷爷,她不会做这个危险的事情。

这次算是凑巧了。

或许老天爷都觉得他们两个人之间不合适,想要用这种方法让他们分开。

所以她照做了。

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杨泽轩造成什么影响,大概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就像是霍衍说的那样,只不过是延迟了救杨泽轩的时间罢了。

无论会不会有影响,她想,如果重来一次,她也是会这样做的。

空荡的房间,餐厅的餐桌上,饭菜已经凉透了。霍衍坐在书房,窗帘敞开着,窗外阳光倾泻进屋子,大半个屋子都映照在微弱的阳光之中。只有他坐着的位置,有一块小小的阴影,大半个身子,整张脸都隐藏在阴暗之中。

手里拿着个打火机,不停地开开关关,放在桌子上的烟盒没有被打开过。

正对着霍衍,在桌子的前面放着个大提琴,是当初他送给她的那把,她一直没有将这把琴拿到学校,一直放在他这里,只是需要用的时候过来拿,或者是直接在公寓的书房里练琴。

所以她这次离开,没有带走,他不知道她是不是来不及带走,还是不屑于带走他送给她的东西。

他从小在一个特别的家庭里长大,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谨言慎行,说话要留三分,给别人留有余地,事情不能做得太绝,行事作风沉稳,不轻挑,不纨绔,即使是不能给家族争光,也定不能给家族丢脸。

幸好上头有兄长继承着家里的产业,所以他才能从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中抽身而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并不擅长笼络人心,做不来商场上那种勾心斗角的事情,但是也丝毫不软弱,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自己心里清楚有分寸。

他没有脱离家族的控制,但是却又不受控制。对于想要的一直坚持,或早或晚,都是自己的。

他不像陆谦和杨泽轩他们那样,一直以来身边有过的女人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他认为这种东西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即使是年过三十,在众人眼中已经是需要成家立业的年纪,但是依旧是孤身一人。

不是不想恋爱结婚,只是身边缺少那么一个人,一个合适的人。合适这个词于他来说不是门当户对,他的婚姻他做主,所以想找的那个人,也单纯的只是适合自己而已。

那次去A大接外公,一推开办公室的门恰巧就看见了正准备推门走出来的徐一言。那时根本没注意她长什么样子,只记得她低着头,阳光落在她的身上,落在她的头顶。她身上背着个大提琴,匆忙地走出去,慌慌张张。

不知为何,在她走出去之后,他的脑海中依旧浮现着她的身影,鬼使神差般的,就走到了窗前,隔着窗玻璃,看见了楼下的身影。

从楼上看下去,小小的一只,背着个大提琴,很重。

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从窗内传出的视线,她竟然回了头,突然笑了,逆着光。不知道是在朝着谁笑,既然不知道,那他暂且就认为是朝着自己笑了。

后来再次见到她,是在A大校庆演出,她的节目是大提琴独奏,穿着一件白色的礼服,鞋子是白色的,连戴着的手链也是白色的,原本以为单调无趣的演出,因为她,突然有了色彩。然后就是莫名其妙地带她出去玩,但是不大明白自己是为什么,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或许是对她有好感,所以在看见了她遗失的手链之后,明明能及时还给她,却偏偏要她自己拿,请她吃饭,将她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后来他也调查过她,家里有点故事,但那些于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对于她一直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所以迟迟没有表态。

后来,关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总想着和她说清楚,想着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坐实,名正言顺。那个时候,她不需要无名无份地跟在自己的身边。

就差一点,如果没有杨泽轩的事情,他会和她说明心意,他们会以男女朋友的身份在一起。

就差一点,但是这一点却足以让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的那些话,他知道并非出自于她的真心。

她说他不了解她,其实并不是,而是他太了解她。他知道她这样做的目的,知道她在想什么,他知道她需要时间,他给她,他可以等。

只要认定了一个人,只要确定是她了,无论需要等到什么时候,他都不在意,他只要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手机里收到一条消息:已经做好了,很快给你送到北京。

这段时间徐一言一直待在学校里,几乎是连校门都没有出去过。

夏姚察觉到了徐一言的不对劲儿,但是什么都没问,因为她看出来徐一言正在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很平常,想来她是不想要被别人发现的。

有的时候,对一个人最好的尊重和安慰,就是沉默。

这段时间过得很平静,像是被冻住的,风都吹不动的湖面,像是枯涸的池塘,像是灾害过后的废墟。就好像是回到了那个还没有遇见霍衍的时候,一个人独来独往。

后来通过各种渠道,徐一言得知了有关杨泽轩的情况,以及那个圈子里发生的事情。

得知后来没过多长时间,据说是双方两家私下和解,杨家人为杨泽轩申请了取保候审。徐一言并不知道杨家是弄了什么条件,据说是在医院开了身体证明。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