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2004开始

第267章 增加1000W(2 / 2)

王树显然是受到了戛纳电影节主办方同样的礼遇。

电影上映后以3465万港币的票房打破港岛电影票房纪录,并获得包括第6届港岛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

接下来的日子,王树一如既往的沉心处理《恐怖游轮》的后期工作。

1993年,前往好莱坞发展。

只要王树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价值,那么这些人脉自然会体现出作用。

国内除了王树之外,侯孝闲、王家位、张一谋、陈恺歌和蔡明量这5位国内电影导演,都受邀将出现在今年戛纳的红地毯上。

怪不得.一心想拍艺术片。

娱乐媒体得到一些关于戛纳电影节的消息,发表相应的报道。

王树既然受邀参加,那么必然是携带电影参加展映单元。

反观他身为中影董事长,多次相邀王树合作拍摄商业片,却始终被婉拒。

这事,是王树占了便宜。

韩三坪的事情比较多,接着与王树聊了一会儿相关的事宜,挂断了电话。

韩三坪听言,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想到06年柏林电影节主办方邀请陈恺歌的时候也是没有这一类的限制。

“每一个电影人都想走向世界舞台,王树亦是如此。”

像这样由中影垫资,一棵树公司的份额占比并不会受到影响。

陈虹思忖着,这个受邀参加大概率是与去年年初陈恺歌受邀前去柏林电影节一个路子。

好比那个周润發,仅仅只是跑去混了一段时间的好莱坞,并且还混的混不下去。

终于,在3月10日的那一天将影片完成。

比之周星星、徐刻、林岭冬、杜琪锋等人要高出一个层级。

心中莫名有些吃味。

有些时候,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韩三坪听言,懂得王树的心思,不差钱的笑道:“再增加1000W的成本,用于戛纳电影节上宣传电影的开支。”

只是

欧洲三大一点实质好处都没有给,仅仅只是三言两语就让王树打了鸡血。

中影作为唯二的投资方之一,他到时也能在舞会上露个脸。

陈虹、陈恺歌,以及她们的两个孩子举家上阵拍摄短片《朱辛庄》,在影片中叙述z国人的电影梦。

可.又不是拿到了金棕榈大奖!

再加上他这会拍的电影又不是艺术片,而是商业片!

用的着这般主动邀请?

冯小钢既郁闷又不忿。

……

吴宇椮在有了一丝成绩后,开始寻求转型。

“这样一来,宣发成本会再次提高。”王树不动声色的说。

当然,王树也能因此扩展一些国际上的人脉。

一部电影,成本只有6000W,7000W用于宣发

这.很正常。

只是,这次不一样。

“王树收到戛纳电影节主办方的邀请,将携带电影参加戛纳电影节。”腾讯娱乐。

这一刻,不仅是冯小钢如此,国内诸多因由王树之前接受电视采访发言不爽的电影人同样如此。

而她家的这位,应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斯·雅各布的邀请,与世界27位电影大师一起,为今年即将到来的第60届戛纳电影节拍摄3分钟的电影短片。

按照正常情况下,增加1000W的成本,一棵树公司作为投资方之一,必然需要继续投钱,才能维持之前的份额占比。

“中影垫付,等电影上映后从票房分成中扣除。”王树紧接着说。

而给王树长脸,等同于是在打他们的脸。

陈虹有些小惊讶,偷偷的瞥了陈恺歌一眼,见到陈恺歌的脸色有些黑。

韩三坪是喜面子的,心中有所期待。

好莱坞那地方,不像国内的影视圈。

他从业多年,更是执导出众多票房不俗的电影,却未受到这种礼遇。

中影捣腾这些事情,能一路绿灯。

坐在办公桌前,韩三坪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联系人准备前去戛纳电影节的事情。

并且,他还是董事长。

王树受戛纳电影节主办方的邀请,要去参加戛纳电影节?

“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冯小钢得知这些消息后,在心里骂骂咧咧。

面子上.是截然不同的。

随之不爽。

比如,董事局中有人提议找吴宇椮执导,其他的董事反对,吴宇椮就无法执导。

既是借此洽谈《恐怖游轮》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亦是借此探讨日后是否有合作的机会,还有就是借此宣传电影。

要不是内地的商业片仅仅只是起步阶段,没有优秀的商业片导演合作。

因此,也就不会出现一言堂的情况。

他也知道王树去年执导的《调音师》在戛纳斩获最佳编剧,以及将蒋文丽捧成了戛纳影后。

同一时间,陈恺歌与陈虹也听说了这个消息。

她可是知道,这一届戛纳电影节是60周年,主办方邀请的人不少。

所谓的“暴力美学”,其实亦是特型片的标签。

可以说,这部短片是陈恺歌在追忆他作为二代子弟幼年时“走街串巷”的潇洒时光。

然后接连扑街,在好莱坞混到没人要。

这次是商业片,且戛纳主动相邀。

随后将原片交给中影,由中影负责送审、过审、定档之类的事情。

才拍了几部电影?

竟然受到戛纳电影节主办方这般礼遇?!

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

冯小钢.心里郁闷了。

由于位于京城的朱辛庄是当年z国第五代导演诞生的摇篮,由此也能看出陈恺歌这位大导演的二代情节。

这五人还会与其他27位外国导演,各为庆祝戛纳60周年拍摄一段3分钟的短片。

王树,才出道多久?

欧洲三大毕竟是全世界电影人的最高殿堂,王树身为一名电影人心有想法再正常不过。

吴宇椮初入好莱坞时,凭着执导此类特型片,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国内,似华宜、光线、或是中影,只要大小王、王常田、韩三坪这些人点头,一部电影说拍就拍,说找谁执导就找谁执导。

放眼全国,陈恺歌短片中的所谓的露天电影院,所谓的天寒地冻,算个什么?

在陈恺歌这位二代子弟心中,这种生活是贫苦的,并通过贫苦中又有笑声对影片进行升华。

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种生活苦吗?

也只有陈恺歌这些二代子弟觉得苦。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