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60章:两妃同生,张尧佐的笼络饭局(1 / 2)

二人从大街到樊楼,早就有皇城司的人看到。

且樊楼本就有皇城司之人。

故而苏良丝毫不担心张尧佐会谋害他。

至于台谏官与外戚不得有私交的说法,苏良其实也不在乎。

就凭苏良解了宫内的铅汞、丹砂之毒,令官家与张美人再生一子,苏良也有资格吃这顿饭。

不多时,苏良便吃了八成饱。

张尧佐也缓缓开了口。

张尧佐头发花白,今年已六十一岁。

宋朝讲究七十岁致仕,一些身体差的,六十多岁便致仕了。

但张尧佐的精神却非常好。

“景明,今日,老夫主要是为了感谢你为禁中解了铅汞、丹砂之毒,才让我那个苦命的侄女为官家诞下一子……”

“客气!客气了!”苏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景明,老夫与你虽然相交不深,但甚是喜欢你的文章与谈吐,在我大宋年轻的官员里,你可执牛耳,未来定然前途无量。当年还有人传我命人传播你的坏话,实属谣言,你莫信之……”

“老夫心怀社稷,有为朝廷效力之心,怎奈因为是外戚,多遭嫉妒,仕途一直很坎坷,而今已经年逾花甲,想着趁着还有力气,便再为朝廷多干几件实事。”

……

张尧佐一口气说了近半个时辰。

其实主要归结一下,就三点。

其一,感谢苏良;其二,夸赞苏良;其三,夸赞自己。

张尧佐一直认为自己有拜相之姿。

只是因为外戚这个身份,桎梏了他的仕途。

苏良听得只想笑。

若张尧佐能拜相,那如今朝中至少有五十人能拜相。

张尧佐若没有外戚的身份,充其量努力到花甲之年,也就只是个地方通判。

他完全是将外戚的背景当成了自我能力,还认为外戚身份拖累了自己。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