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43章:风月场班头,民间顶流柳三变(2 / 2)

赵祯翻开苏良呈递的文书。

“中书所拟的官员黜迁文书,朕皆有过目,并无错失。不过,周元确实在监察御史里行的位置上待太久了,其奏疏条陈写得很不错,理应升迁。中书再考虑一下,年后便让其去谏院任左正言吧!”

“臣遵旨!”陈执中、吴育、张方平三人同时拱手。

赵祯见苏良四人还欲说话,又接着说道:“众卿皆有富国富民之心,朕心甚慰,然天下哪有一蹴而就之事,当下临近年关,朕心甚悦,便让朕与朝臣都过个好年吧!”

赵祯说出此话,苏良四人只得将想说的话憋在了心里。

其实,殿内所有人对大宋的情况都是心如明镜。

如下的大宋。

就像一棵被无数藤蔓缠绕的大树。

有的藤蔓对大树的生长有益,但有的藤蔓不但无用,而且正在疯狂地吸收大树的养分。

苏良等人的建议是:哪怕付出再大代价,也要挥刀斩去那些无用的藤蔓。

但赵祯经历过范富新政的失利后,认为斩去藤蔓的同时,必会伤及大树,故而谨慎而不敢为。

……

片刻后,天色渐黑。

欧阳修、唐介、包拯、苏良四人走出了垂拱殿。

“唉!”

几乎同时,四人全都长叹一声。

四人纷纷看向彼此,无奈一笑,各自都明白彼此心中的不甘。

这时。

唐介突然开口道:“三位,要不找个地方喝点儿?”

要知,唐介很少饮酒,且极少参与私人酒宴。

欧阳修、包拯、苏良纷纷点头,三人心情郁闷,都欲饮酒。

当即,四人便大步朝前走去。

而此刻,陈执中、夏竦、吴育、张方平四人距离他们还不到十米。

刚好听到唐介的话语。

四人见苏良四人大步走去,不由得同时撇了撇嘴。

他们深知,这四人喝酒时定然要说他们的坏话,但又无可奈何。

陈执中觉得自己整日做的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甚是委屈。

吴育、张方平觉得他们也是受苦受累,但挨骂时有他们,领功的却永远是陈执中。

至于夏竦。

他觉得陈执中、吴育、张方平三人都不如自己,他也想着将陈执中挤下去,成为首相。

但当下为了制衡台谏官们,他又不得不与中书为伍。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