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没有关系。只是这群臣子将民间百姓的笑谈当成事实且认为此事有利可图罢了!”何郯道。
苏良想了想。
“我总觉得此事有猫腻,民间舆论形成的太过迅速,没准儿是有人授意的。”
“极有可能。若授意,那定然是张尧佐,此事对他最是有利!”欧阳修道。
“但此时再去查,已经来不及了,无论如何,此事都是不合章程,我们作为台谏官必须要谏下去!”一旁的唐介一脸正气地说道。
这时,欧阳修突然眼前一亮。
“此刻,官家与那几位相公正在垂拱殿召对,要不来一个留班伏阁上谏如何?让官家和相公们给我们一个合乎章程的说法!”
其余三人的眼睛顿时都亮了。
作为台谏官,该豁出去时就必须豁出去!
所谓留班,即在君王与群臣朝会或议事时,台谏官将他们堵在殿中,要求当场论辩。
所谓伏阁,即在面见官家遭遇拒绝,其他言路也都闭塞的情况下,侯立在官家所在的殿外,请求上谏,官家不见便不走。
这是两种非常极端的上谏方式,台谏官们很少用。
因为这代表着台谏官认为皇帝和士大夫官员们都出现了错误。
但如今这种情况,恰好适用于这两种方式。
当即,四人整理了一番官服,去如厕了一番,便直奔垂拱殿。
……
垂拱殿外。
赵祯正心情愉悦地与诸位相公讨论着张美人的封赐礼仪。
内侍来报,翰林学士、知谏院欧阳修,左司谏何郯,殿中侍御史唐介、监察御史苏良四人齐聚在垂拱殿门口,要求与官家与诸位相公论辩张美人之事。
听到此话,赵祯不由得皱上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