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076章:不予理会,方为上策(1 / 2)

两府三司的相公们都看向苏良。

他们都在想,苏良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怎么就能想出让官家拍案称赞的主意。

这时,夏竦站了出来。

“即使施行殿试免黜落之策,恐怕也难以让举子们离开吧!他们的怒火,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欧阳永叔。臣担心,考生们即使今日退去,待省试后,亦极有可能对欧阳永叔所出试题产生不满,到那时,若覆试(二次考试),恐怕会更加麻烦!”

一旁的唐介有些听不下去了。

“殿试免黜落,已是重恩。这些举子们还想怎么样?夏枢相也未免太宠这群举子了,日后他们若事事都以在宣德楼静坐威胁,难道朝廷皆要妥协?”

王拱辰当即反驳道:“唐子方,一事归一事。若不是欧阳修辱骂这些举子,他们怎会做出这种逾矩之举!”

苏良朝前又走了两步。

“臣以为,对待这些静坐举子的最好方式,乃是不予理会。官家只要理会,此事便是朝廷大事,官家若不理会,他们大概率坚持不了不久便会退去。”

“不予理会?”赵祯思索起来。

“胡闹!举子们静坐于宣德楼前,怎可不予理会,官家以仁治国,怎能如此苛待读书人!”夏竦气愤地说道。

苏良丝毫不示弱,看向夏竦。

“官家施行殿试免黜落之策,已是仁善,意味着对举子们静坐的妥协。若这些举子还是不领情,罔顾天恩,让他们接着静坐便是。如此丑陋的行径,一旦成风,官家妥协了一次,便会有第二次!”

“况且,又并非所有举子都在静坐,缺了这百余人,难道科举就不能正常进行了吗?”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