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信一些奸人之语”暗指苏良乃是受到那些被贬的新党官员授意,才写出了这三道弹劾章疏。
“祖宗之法”更是他的护体盾牌。
祖宗之法有言,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
其中“言事者”三个字单独列出,可见大宋历代帝王对言事的重视。
赵祯自然也听出了王拱辰的深意,他甚至也有些怀疑苏良写下这三道章疏是否受人指使。
“苏良,你可有话说?”赵祯问道。
苏良站起身来,朝着赵祯拱手道:“官家,台谏官讲究直言相谏,王中丞所言,无非是指臣乃是受人指使,以此三疏污台谏,别有用心,党同伐异!”
“臣为自证清白,只好讲一讲为何撰写此三疏了!”
“王中丞认为臣之三疏夸大其词,其实,臣已经很是收敛了。臣认为,我朝掀起的党争之乱,罪魁祸首便是御史中丞王拱辰。”
哗!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苏良。
这顶帽子太大了!
若扣不到王拱辰的头上,那苏良的台谏生涯必将在今日结束。
此时的苏良气势十足,接着说道:“台谏之职,承皇权接相权,意在牵制百官,避免任何一方势力做大。但近两年来,台谏之奏疏,皆是以道德之名,行人身攻击之事。一道模糊的道德罪,便能让一名朝廷重臣去职外放。御史中丞王拱辰乃是此行为的引领者,不但没有将党争消弭于无形,反而激化党争,为朝廷增加了内耗,具体事例,朝野皆知,臣便不再赘述。”
今年,王拱辰大出风头,新政官员大多都是被他弹劾外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