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第168章 专题:亡国之君2(2 / 2)

【不过隋朝因为完成了大一统,所以存在感吊打你们南陈,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陈霸先:

【幸好后面的大唐给力,成功把隋朝的存在感挤没了。很多人不知道南北朝之后接的是隋朝,以为之后上位的就是李世民呢。从这一点看,你俩半斤八两。】

两人:

【啊对了,隋朝有个隋炀帝,存在感大多是隋炀帝的骚操作给的。陈国人现在是不是感觉开心了一点?至少你们陈国没有留下什么流传千古的坏名声。】

【虽然也没留下什么好名声就是了,但在这种情况下,宁愿没有存在感,也比被人骂要强吧?】

陈霸先一时哽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还真说不好,一个国家是干脆没有存在感、不被夸也不被骂更好一点。还是不管如何,哪怕不能千古流芳、也要遗臭万年好一点。

隋文帝时期的李渊差点没笑死。

幸好大家现在都是自己在家看天幕,没被招过去聚众观看。不然这表情根本遮掩不住,直接就能被杨坚揪出来。

不过很快李渊就笑不出来了。

接下来该说说隋朝是怎么灭亡的了,但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所以这边再给大家开放一个游戏副本,大家可以去隋末体验一下推翻大隋的快乐。】

【这边提供了三个身份的扮演权,想挽救大隋的可以扮演隋炀帝杨广,和李世民来一场互相博弈。不过这边不是很建议,毕竟结局已经注定了。】

【另外两个是李世民和唐高祖的扮演权,前者不会打仗的人慎选。】

李世民的扮演权老早就开了,三个千古一帝一起开的。

李渊没想到这里头还有他的事情,他不理解,为什么啊

客服:因为很多人都想给李世民当爹,大家普遍觉得换任何一个明君上,都比你这个亲爹强。

李渊:

秦朝位面,始皇原本要选李世民的手一顿。不会打仗的他很听劝,沉吟片刻选中了李渊。全服开放的扮演是不封锁记忆的,默认简单模式。所以始皇进去之后依然记得自己是来干什么

的,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孤魂野鬼夺舍李渊。

此时的李渊早已太原起兵。

李渊这家伙就很爱做表面功夫,当初到了太原之后,他自己就和李世民说过类似“唐本来就是我的封国,现在我又到太原任职了,这就是天赐良机"“天予不取,必降灾祸”之类的话,暗示儿子他想造反。

然后等到李世民和刘文静暗地里做好了全部的起兵计划之后,他又开始装模作样地说自己不同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先说要把李世民送官,然后没一会儿又妥协了,说“我爱护你,怎么忍心告发你呢”。始皇回忆到这里,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这老家伙干什么呢?白嫖儿子一个完备的造反计划,回头自己当了开国皇帝就开始打压儿子了?但这还不是李渊的全部骚操作。

毕竟李渊还有个女儿,他的天下一大半是儿子打下的,一小半是女儿打下的。

李渊想进攻关中的时候,他女儿早帮他把关中打下来一大片地区了。后来女儿夫妇俩各领一军,合力打下了长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打完长安李渊把女儿丢在后方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之后什么史书记载统统都没有了。防守战怎么打的?打出了什么成绩?一个字没有。

始皇翻着天幕提供的记录,点进平阳

昭公主的词条查看。看到长安之战点了点头,看到留守后方皱了皱眉,看到军礼下葬……

等一下,怎么就下葬了

前一条记录是攻克长安之后留守山西,后一条就直接跳到了她六年后不知道为什么英年早逝。

要不是她是以军礼下葬的,这一条记载都不一定能有。

然而这条记载里并不是重点夸耀平阳昭公主有多厉害的,而是李渊在给自己草人设。

大段文字记载的都是别人反驳这个下葬的方式与礼不合,然后李渊大义凛然地斥责别人对女子有偏见。

他说:"公主以前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从古至今没有第二个女人如此,她为何不能以军礼下葬

话是好话,就是你李渊没什么底气说。

反正这番话说完,除了后世的人会觉得平阳昭公主确实值得之外,当时的男人们真的会被说服、然后真心实意敬佩公主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他们只会感慨高祖陛下和旁人不同。能看得到女子的功绩,赏罚分明、值得追随。

扮演李渊其实十分轻松。

毕竟李世民都把造反流程全部搞定了,打仗也有他和公主领头。两位都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招揽了一大波武将,而战时的文治也同样有李世民招揽的大才能够接手。

李渊本人都干了什么呢?他邀买人心,结交英杰,扩充大唐的队伍。有时候也带兵打打仗,取得几次胜利。

但他不干这个问题也不大,直接原地退位捧老二上去当领头人说不定能做得更好。

始皇左看右看感觉不是很需要自己,他穿李渊的话,唯一能替李世民做的就是不去折腾李渊那些骚操作,

当个安静的吉祥物就挺好。

奈何始皇闲不住。

始皇自己是不懂打仗的,不过给他几个将军辅助坐镇大后方没什么问题。

他还在思考怎么和李世民说以后他不去前线了,李世民自己先过来了。

李世民上来就说他打算兵贵神速,直接挟胜速取长安。而另有一方认为应该“先克河东,然后西上”。

历史上李渊选择双管齐下,综合了两种意见。换成始皇……

始皇看看提议前者的李世民,这人据说军事能力排在

华夏前三。再看看提议后者的裴寂,不认识,这谁

始皇果断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议。

外行坚决不指导内行,打仗的事情他听李世民的。反正就算出问题了,李世民肯定也能力挽狂澜,不用他操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始皇的心态就是过来瞧瞧热闹。

左右是个游戏世界,玩崩了也不要紧。而且被玩崩的是大唐又不是他的大秦,他没给李世民捣乱就不错了。

不过考虑到李世民还在打仗,抽不出空来管事,始皇还是稍微搭了把手。

打仗他不行,坐镇后方统筹全局他还是可以的。当初灭六国的时候他都干顺手了,隋末这局面小意思。

灭六国还需要他帮着想办法内部瓦解敌人,因为赵国是真的很难正面灭掉。但是隋末不一样,隋末的都可以打,随便打。

始皇翻遍记载,发现暂时打不过的可能就一个突厥。很好,那就去找突厥玩玩。

于是李世民和平阳昭公主在前头打仗,始皇在后头处理政务的闲暇之余挑拨挑拨突厥。

未来威胁大唐的是东突厥,既然有个东突厥,那肯定还有个西突厥。

东突厥打大唐是觊觎富饶的中原土地,但,谁说只有大唐有油水?西突厥把控丝绸之路,也是个肥羊啊。

始皇回去思索怎么挑拨突厥内斗了。

别的都是虚的,得让东突厥觉得自己打不过中原,来中原捞好处不如去找西突厥干架。

好在东突厥是数年后才受了王世充等人的蛊惑,起了心思打唐朝的。

当时李渊因为没有平定内地,就选择赠与东突厥一些财物安抚对方。结果反而让东突厥贪得无厌,觉得大唐好欺负。

武德四年的时候,突厥和大唐在北边时战时和。没有给突厥足够的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打不过大唐。

当时李世民在和窦建德打。

平阳昭公主在坐镇大后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始皇在想,能不能抽一个出去收拾东突厥。

平定内部事关重大,拖延不得,必须尽快搞定所有反对势力。那么让平阳昭公主去前头打突厥,试试看她能不能打赢。

应该问题不大。

更何况六月份李世民就搞定窦建德了,之后一直到十二月,窦建德的旧将刘黑闼举兵造反,李世民才重新出征。

中间这六个月李世民在干什么呢?李世民在研读经史子集,开文学馆接待四方学士。

你敢相信李世民是真心想做这个的吗?北边东突厥在和大唐打仗啊!内部也不算安稳,只是没有非常大的起义势力而已

始皇揉了揉太阳穴。

作为一个卷王,始皇有点看不得人才清闲下来。但是李渊显然没这个毛病,所以他很乐意功高震主的儿子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看书。

始皇觉得这就是浪费人才,李渊这种家伙当什么皇帝?修长城去吧!说起修长城,始皇更生气了。

隋朝还是有修过长城的,但是后头起义频发的时候,明显长城没起到太多作用,不然能让东突厥那么猖狂

晋朝内斗没防住胡人偷家,你李渊教训没吸取到是吧?宁愿把儿子放着看书也不让他去打突厥,非得等到突厥打到都城外了才让儿子出去交涉。

别的王朝末年是看末代皇帝的骚操作生气,隋朝末年是隋炀帝和李渊一起搞事情。

因为放任东突厥没管,后来李世民大破刘黑闼之后,刘黑闼跑去投奔突厥了。短短三个月,刘黑闼借着东突厥的帮忙重新举兵,继续和大唐作对。

与此同时,河北诸州也重新开始叛乱。

当初大破刘黑闼后,李世民就去讨伐徐圆朗了。因为刘黑闼败了之后,河北就平定了。等他再把徐圆朗搞定,国内所有州郡便能彻底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