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117. 全息:二凤身穿马嵬坡3 李世民:坏了……(2 / 2)

由于队伍人数太多,进城耽误了一点时间。等到李世民和传讯兵这边聊完,这波人才赶到皇宫。

看到将领们跪地认罪,李世民有点心虚。

那个什么,人是他杀的。

但他不能承认是他杀的人,否则万一他装太宗翻车,他会寄得更惨。

所以李世民只是叹了口气:

“朕下凡时于仙界通道耽误了两日功夫,不成想竟发生了这么多变故。可惜如今朕已至凡间,碍于天规所限无法动用法力,否则应当第一时间便能知晓这些事情。”

顺口圆上了他神仙下凡人设里的漏洞。

不愧是他,真是机智。

幸好他搞死了李隆基,不然现在的局面就是三皇并立,想想就乱的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家到底听谁的还得先打一架再决定。

现在嘛,区区刚登基的太子怎么比得过太宗?太子又不是他爹李隆基,哪怕晚年昏聩了,早年也是一代明君,还有那么点威望在。

李世民很快把西北边的太子抛之脑后。

李世民吩咐道:

“先皇的尸体带回来了吗?现在情况紧急无法为他送去皇陵下葬,这样,先找个地方停灵,等战事过去再说。”

李隆基的陵墓正好在长安和潼关之间的区域,现在肯定不能过去,太危险了。只能委屈一下李隆基,先停灵到长安保卫战结束吧。

将领答道:

“带是带回来了,只是天气炎热……”

现在可是七月份,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他们出逃匆忙,又没带给尸体防腐降温的东西,所以李隆基大概已经臭了。

李世民:……噗!

忍了又忍才没有问他“那你们用咸鱼掩盖尸臭了吗”。

咳,要维持住下凡太宗的形象,不能崩。

李世民摆摆手,让宫侍们下去安排先帝停灵的事情。至于这些守卫不利的将士,念在大战在即的份上,也没有重罚。

“过几日守城战你们还得参加,所以刑罚先记下,等事后在进行处置。”

将领一听惊喜万分。

这就是可以在守城战时戴罪立功的意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而且有了功劳,到时候刑罚还会更轻。

将领高高兴兴地下去了,徒留传讯兵被太宗显灵的消息冲击得回不过神来。

大部分人都对太宗塑像的容貌印象不是特别深刻,要不然李世民也不至于一路溜达到皇宫都没被人认出来。

传讯兵现在就是怀疑人生,很想把塑像再拖过来对比一下。单看两者,他真的没法确定相似度有多高。

但他拖不动塑像,也不敢这么做。

李世民见他还在,便让他干脆再回一趟西北,给太子传个消息。

他的存在肯定不能瞒着太子,他也想早点把太宗显灵的事情传播到大江南北。

——要赶在太子称帝的消息传出来之前。

等大家都接受了他李世民,那个什么太子自然就无人在意了。

传讯兵本来是奉命来通知留守城中的老臣们,你们以后要换个皇帝效忠了。结果老臣们不仅没有换效忠对象的意思,还大有带着太子一起效忠这位太宗的想法。

传讯兵感到了头秃。

等他回到西北,也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情况。

太子应该不会甘心接受这种局面吧?他都当了那么多年太子了,好不容易才登基的。

李世民没管他的纠结,继续处理政务。

传讯兵离开没过两天,叛军终于攻过来了。李世民摩拳擦掌等了他们许久,可算能亲自上战场松松筋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要不是还得留守长安城,他之前就带兵冲出去截杀叛军了。

历史上因为皇帝出逃,人心涣散,长安城几乎没怎么抵抗就陷落了。如今换成李世民亲自带兵守城,情况好上了不少。

虽然敌人足足有十数万,但李世民以少胜多的仗打得还少吗?

作为都城的长安城墙坚固,易守难攻。人心在我,又有离得近的军队听闻太宗显灵的消息赶来助阵,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小。

安禄山大军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情况不妙。

他们原以为潼关天险都拿下了,没有了屏障的长安城攻占起来岂不是更加容易?

没想到出了个作弊的。

李世民这家伙扮演起唐太宗来那是一点都没留手,为了保险起见,能用上的手段他全用上了。

守城时让乐人在附近演奏《秦王破阵乐》,给大家打一波鸡血。反攻时带着大家高声唱太宗写的《威凤赋》,鼓舞士气。

唐太宗所有能蹭的热度他全蹭了。

李世民:唐太宗本人看到了都要夸我真会压榨他的剩余价值,嘻嘻嘻。

原本大唐将士听个《秦王破阵乐》就够打鸡血的了,现在还有真太宗在旁边跟他们一起唱歌、一起并肩作战。

将士们:啊啊啊!杀!保护太宗陛下!

原本还有人对李世民的身份表示怀疑,几天下来真是心服口服,所有人都信了这就是太宗。

于是大唐士兵一天比一天热血,一天比一天能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反叛军:???

反叛军百思不得其解,守城战不是应该越打越颓靡吗?这群人被大军困在城里,就一点都不担心粮草耗尽?

大唐将士:呸!就你们这些家伙,都不够太宗打的,还想耗到我军粮草用光?做什么美梦呢!

大家坚信很快就能打退敌军了。

这个坚信在他们越打越嗨,导致敌军节节败退之后,更加地坚定起来。

果然跟着太宗不会输!

反叛军打不破这个可怕的良性循环,除非他们能精准搞死核心人物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穿着铠甲身先士卒,混在将士们里头看着就像个能打的普通小将。在反叛军看来,他除了超级能打之外没什么特别的。

这样一个小将,敌人当然不会费尽心思弄死他。连派几个将领过去都被他一枪给刺死了之后,敌方就决定暂避锋芒,不和这人对上了。

这个错误的选择导致他们一直找不到军队的主心骨,哪怕成功诛杀了统帅也没让军队乱起来。

反叛军:过分了啊!

不是统帅的功劳,那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凶啊?

要不想法子砍了军旗试试?

行军打仗时军旗十分重要,毕竟那么多人呢,光听将领大喊也不现实。但是抬头看军旗,再根据旗帜的挥舞来判断下一步是进攻还是撤退,这就比较方便了。

古代很多战争打到一半某一方溃败都是因为军旗被砍了,士兵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又担心是不是将领被杀,自己没了主心骨,于是才四散奔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长安守卫战时的大唐军旗可没那么好砍,有些军旗干脆就在城楼上挥舞呢,敌军又上不去。

但再难也得试试。

反叛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拔了几个靠前的旗子,准备等着这一片的士兵溃散。

结果士兵看都不看,依然往前冲杀。

反叛军:不是,你们这群人能不能讲讲道理啊?

旗子都没了,你还冲杀什么!

周围士兵:傻缺,太宗就在前头奋勇杀敌呢,看不到旗子还看不到太宗吗?

是的,倒霉的反叛军极其不幸地砍掉了李世民这一块的军旗。

士兵们一看太宗还在,那有什么好怕的?没军旗就没军旗,继续跟着太宗冲鸭!

反叛军在军阵被打崩之前,心态先崩了。

打仗就讲究个气势,没气势的一方人数再多也得溃逃。反叛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终心灰意冷被打出了长安地界。

李世民立刻抓准机会大肆宣传:

“天命在我!天佑大唐!”

军民们高兴疯了:

“我们赢了!天佑大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