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被贴在了旁边,供众人对比。文章中写苏轼某日夜晚见月色正好,便跑去找张怀民一起欣赏夜景。
天幕上,巳蛇老师正在文件夹里翻找动画,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打开的时候还卡顿了一下,转了一会儿的圆圈才成功开始播放,非常还原破学校的破烂电脑到底有多卡。
动画开场是一个Q版的苏轼,大晚上不睡觉往外跑。
哒哒哒跑到张怀民家门口之后,他开始砰砰砰的拍门,边拍边喊:
“怀民!张怀民!张怀民你睡了吗?”
屋子里,睡的正香的Q版张怀民捂住耳朵,换了个姿势继续睡。
眼见拍门没有用苏轼又跑去拍窗户,依然是砰砰砰,动静极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张怀民!起来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特别亮!”
张怀民不堪其扰,用被子把自己裹紧。
奈何苏轼锲而不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方位发动噪音。张怀民耳边于是充斥着这种喊他名字的声音,终于受不了了,被迫从床上起来。
“干什么?”
苏轼兴奋地拉着他:
“走走走,看夜景去,今天月亮真好看!”
张怀民:硬了,拳头硬了。
动画的最后,是Q版苏轼高高兴兴地回家,在纸上写下几行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结局就定格在这五个字上面。
苏辙:……很好,是我哥能干出来的事情。
好一个“怀民亦未寝”,真有你的啊,苏轼。
因为事情还没发生,所以没有办法辩解自己没做过这种事的年轻版苏轼:………
哲宗位面颇感冤枉的中年版苏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哪有这么讨人厌!
巳蛇老师轻咳一声,解释道:
【这是后世人在阅读过文章之后的设想,他们怀疑当时张怀民怎么就那么巧也没睡?很有可能是人家已经睡了,硬生生被苏轼给叫醒,于是制作出了这段动画。】
看到文章的人们本来没多想,经过动画这么一带歪,顿时不少人都信了。
合理啊,这个解释非常合理!
【为了弄清楚张怀民到底有没有睡这个千古疑问,今天我们将邀请张怀民本人上来解答,有请张先生。】
天幕分出了一块直播区,张怀民的半身露了出来。
哲宗位面的他和苏轼已经分开已经快十年了,两人都老了。不过张怀民看着还是那么豁达开朗,没多少变化。
面对巳蛇老师的提问,张怀民眼里闪过一丝促狭。
“这个啊……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太好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呢。”
中老年版苏轼:!!!
糟糕,这老小子想干什么?!
【没事,你直接回答就好了,相信苏轼先生不会怪你的。】
张怀民:“唉,其实这件事我是没怎么放在心上的,毕竟子瞻一直是那样不拘小节的人。”
巳蛇老师:【是的是的,我们都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苏轼:?
张怀民:“我很理解子瞻,他被贬官到黄州,睡不着觉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巳蛇老师:【没错,后世人普遍都有失眠问题,这都是小事,不用在意。】
苏轼:??
张怀民:“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那主持人,我可以下播了吗?”
巳蛇老师:【当然可以,感谢您的配合,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苏轼:???
张怀民你这个老不修的!你还我的清白!
一番对答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但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家都get到了张怀民的言下之意。
苏轼好气啊,这家伙明显是在故意调侃他,仗着他上不了直播没法为自己辩解。
苏轼立刻掏出纸笔给张怀民写信,强烈谴责对方这种故意搞事的行为。
许多天后,他收到了张怀民的回信:
「子瞻莫气,天幕调侃你,你就调侃回去,生气反而落入下风。何况这样说不是很有趣吗?澄清反而没了意思。」
道理苏轼都懂,但是被调侃的又不是他张怀民,他当然稳坐钓鱼台。
虽然苏轼自己也没那么生气,可他总觉得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凭什么只有自己被调侃呢?他也要给张怀民制造一些可以被调侃的内容。
于是苏轼奋笔疾书,连夜写了十首诗词,把张怀民的底裤都给扒了,将他的所有黑历史都记录在册。
苏轼想着,这么多诗,应该至少能有一首入选后世考点吧?到时候天下学子就都知道他张怀民是个多恶劣的家伙了。
【更多有关苏轼的逸闻趣事,大家可以明天白天通过录播版自行了解。
苏轼被后人编撰了大量野史故事,除去部分不太合适的内容,剩下的我都会放在录播版里,供你们观看。
如果某些故事苏轼本人想要打假,可以点击“打假按钮”,填写相关情况。】
【时间也差不多了,下课铃也快响了,今天这节语文课就暂时不拖堂了。下节音乐课,会比较轻松,没什么考点也不需要考试。大家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见。】
说完巳蛇老师就端着保温杯离开了座位。
众人终于知道拖堂是什么意思。
但他们现在宁愿老师多拖会儿堂,再给他们讲讲苏轼的趣事。
还没看够啊!
反正讲八卦的拖堂也不增加考点,当然是越多越好。可惜主持人已经跑了,根本不给他们挽留的机会。
只有苏轼自己松了口气。
他打算明天就去把所有故事都打假了,管他真的假的,一律标为假的。
不过苏轼不知道,有些附带史料记载的故事是没办法打假的。而且打假不是说一句这是编的就行,有一些故事还得要描述出当时的真实情况,否则很难通过系统程序的审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好在这也难不倒苏轼,他记性好,很多事情都记得很清楚。哪怕自己记不清的,也可以期待一下其他位面的自己来补充。
想到这里,苏轼的笑容忽然一顿。
等一下,现在不同位面有好几个苏轼存在。如果他们每个人都为了打假乱编故事洗白自己,到时候天幕那边岂不是会收到好几份不同版本的“真相”?
这样一看不就知道是他们编的了吗?!
苏轼头疼地叹了口气,看来只能填真实经历了。真实经历不会出现太大的出入,顶多是不同的他记住的细节有一些区别,这种不影响大局,应该可以打假成功。
几个苏轼都这么写,内容大差不差,正好能证明他们提供的都是真相。
十分钟后,巳蛇老师回来了。
【现在开始上音乐课,首先,请所有同学查看一下你们眼前闪烁的图标。那是音符的标志,代表音乐,点进去之后,可以看到一些歌曲。】
大家根据提示操作,有人点进去发现了一排分类。其中置顶的分类是他们各自的名字,点击进入后出现歌曲列表。
有些人的列表里有少量的几首歌,有些人却是空空如也。还有的人,列表一眼看不到尽头,歌曲数量非常之多。
他们正疑惑呢,巳蛇老师解释了:
【用你们名字命名的分类,里面的歌曲是后世之人特意为你们创作的,可能是歌颂你们的,也可能是批判你们的。】
百姓们一听就释然了,怪不得他们没有歌呢。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在后世根本没留下名字,谁会特意为他们写歌啊。
不过也不是所有百姓都没有专属歌曲的,有些人发现自己的列表里有短歌,歌词是他们听说过名字的父母官所作,曲子则是后世人补作。
这种歌曲就是用古代诗词作为歌词,现代人作曲演唱。所以被诗词提到的百姓,就成为了这些歌的对应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