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点点小脑袋:“韩韩,你们留下看家。”
刘彻转向儿子:“说什么?”
“我逗父皇呢。”
刘彻捏捏儿子的小脸:“不好笑。”拍拍儿子的小脑袋,“起来。”
“父皇要走吗?”
刘彻:“还有一堆奏章等着朕处理。”
“父皇等等,不是主父偃告诉你的,谁告诉你的啊?”小孩问出口,韩子仁等人不由得竖起耳朵。
奏章署名在最后,刘彻并没有看到最后一行,无法回答儿子:“你才六岁,知道又如何?你这些天日日往外跑,有没有去过东宫,有没有去过椒房殿?好好陪陪你母后和皇祖母。”
出了太子宫,刘彻嘴角的笑意消失,脸色发黑,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瘆人。春望偷偷瞥一眼,果然“雷声大,雨点小”仅适用于太子。
“春望,叫京兆尹、廷尉速来见朕!”刘彻大步往宣室去,“还有三公!公卿大夫聚众赌博无人参奏,钱叫太子赢去,一个比一个着急上火。朕竟然不知道朝中还有这等无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春望点头,确实无赖。
几十岁的人了,输了钱居然找家长。
忽然春望想起什么:“陛下,不对!”
刘彻停下,蓦地转过身:“太子还有事瞒朕?他真仗势欺人?””
“不,不是。殿下在那边卖过东西,好些天。”春望指着早已被拆掉的小木屋方向,“百官几乎都找殿下买过东西。就是没买过也见过殿下。”弹劾殿下乃大将军之子的人难道输钱输傻了,“他们被殿下撞见当值期间去赌坊,还敢倒打一耙?”
刘彻闻言也不信朝中有这等蠢货,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何人弹劾儿子。
抵达宣室,看清署名,刘彻令人彻查此人。
廷尉京兆尹离得远,一来一回快马加鞭也得半个时辰。刘彻趁机把余下的奏章处理了。翻开第四份奏章,刘彻又看到“大将军长子”字眼生生气笑了。
合着输红眼的人不止一个。
刘彻扔给黄门:“查!”
春望惊讶:“还有?”
刘彻没有回答,批阅奏章的动作明显快了。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刘彻扔给春望一卷奏章:“查!”
“还有?”春望震惊。
刘彻“嗯”一声,继续翻阅奏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最后一卷摊开,来自大将军,并非弹劾大将军长子,刘彻心里好受些,不知道该不该庆幸满朝官吏只有三名蠢货。
刘彻合上大将军的奏请,廷尉和京兆尹先后进来。
三公离得近却比二人来得迟,刘彻难得没同他们计较。
大汉官员和百姓爱六博棋,刘彻早就有所耳闻。街头小儿都会背六博诀,刘彻相信三公也不例外。他们自持身份不好去赌坊罢了。从今往后只能跟自家人耍耍,这可比骂他们几句难受多了。
刘彻把三份奏章扔给三公。
三人看完面面相觑,大将军儿子几岁来着?好像比太子殿下小一年多。小太子五岁十个月,大将军之子四周岁?认识六博棋吗?分得清金和玉吗他就赌钱。
还仗势欺人?三人不知如何是好,就把奏章递给廷尉。张汤仔细看完,不确定地问:“陛下,上书所说的大将军之子是不是,霍去病啊?”
“大将军何时改姓霍?”刘彻阴阳怪气地问。
张汤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觉着荒谬。可小太子三四岁就敢跟他们做生意,五六岁赌钱,好像也正常。他的几个儿女五六岁大的时候也玩过六博棋。
入学的入学,学女红的学女红,平日里很难聚到一起才不玩。但逢年过节一群小子闺女依然会玩几局。
刘彻年少轻狂的时候张汤就到他身边。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陛下的儿子不可能是大将军之子。
“陛下,奏章上的卫大公子,其实是卫太子吧?”张汤话音落下,三公以及京兆尹齐刷刷看向他。
刘彻冷笑一声。
张汤顿时知道他,他猜对了:“陛下,兹事体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大朕找你们做甚?”
张汤噤声。
宣室内瞬间变得异常安静。
刘彻目光灼灼地盯着五人,丞相公孙弘头皮发麻,寒冬腊月总想擦拭额角上的汗。
他乃百官之首,廷尉和京兆尹可以一言不发,他不行:“陛下,殿下才六岁,没人教他,太子一贯乖巧懂事,不可能去赌坊,也想不起来赌钱。”
刘彻颔首:“是有人教他。”
张汤:“臣这就令人把太子身边人带去廷尉,一个个详查。”
“太子身边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教他赌钱?”刘彻霍然起身。
张汤错愕,不是身边人教的,谁不要命了跑去太子宫教太子?张汤忽然想到一人,可是真是公孙敬声干的,其父公孙贺不可能置身事外。
张汤朝春望看去,给点提醒。
春望指着他手里的奏章。张汤又看一遍奏章,也没看出里头暗藏玄机。
刘彻:“你们不承认朕也知道,你们一个个都知道太子爱出去。”
五人这个时候不敢打马虎眼,一个个不住地点头,他们不止听说过,还曾亲眼见过小太子像邻家小儿似的蹦蹦跳跳买民间小吃。
刘彻:“太子第一回对赌坊好奇是因为在赌坊门外遇到几位士大夫。他身边人也算尽心,说那边没有好玩的。太子回来跟他的猫猫狗狗玩一会就把这事忘了。偏巧第二天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进去。太子不懂,官吏可以去他堂堂太子为何不能进。韩子仁等人无法解释,只能看着他进去。”停顿一下,看着几人,“刚才朕问太子为什么耍钱。太子问朕,不可以玩吗。你们说朕该如何回答?”
张汤试探地说:“殿下年幼,小孩不能玩六博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京师小孩会背六博诀。”刘彻提醒他。
张汤哑然。
刘彻目光移向公孙弘。
公孙弘确实喜欢六博棋。同刘彻猜的一样,公孙弘在家玩。他不跟家人玩,跟门客以及公侯友人玩。
当下唯一阻止小太子沉迷的办法是禁赌。可一旦禁赌,身为百官之首他也不能在家玩。万一叫邻居听见,或走漏了风声,陛下不把他交给廷尉议罪,也会直接把他贬为庶人。
公孙弘年过不惑才读书,六十岁到天子身边,七十多岁官至丞相,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公孙弘不希望因为一个小小的爱好毁了公孙一族。
公孙弘试探地说:“陛下,好像只能对殿下说,臣等不玩了。六博棋玩多了对身心无益。”
刘彻颔首,示意他继续。
公孙弘提出凡赌博者收其赌博财物。
“只是这样?”刘彻哼一声,“远的不说,朕的姑母,馆陶大长公主养的那个董什么——”
张汤:“董偃。”
“平阳公主跟朕说,他日可取百金。他们在乎被收走的那点钱?”刘彻问。
张汤听懂了,陛下想严惩。
换成他仅有一子,是大汉太子,唯一爱好是出去玩儿,还能玩到宝物,结果在寻宝的过程中被人教坏,他得把那些人找出来宰了。
张汤试着提出不在朝中当官者赌博罚钱,出不起钱的人坐监或杖责,为官者革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刘彻面色稍霁。
张汤微微叹了口气,为他家中几幅精美的六博棋感到可惜。
京兆尹忍不住骂,谁吃饱了撑的弹劾“大将军长子”,上奏之前都不想想大将军长子才几岁吗。
“陛下,奏章上面怎么说是大将军长子?”御史大夫实在好奇。
刘彻:“据儿说他姓卫。”
五人楞了一下,反应过来竟然一点也不意外。
刘彻轻笑一声:“朕不怕你们知道。据儿运气佳,都承认吧?”
五人点头。
他们听司马相如说过,陛下新得一副檀木围棋,棋盘和棋子看似寻常,但气味很好闻,很特殊的檀木香。司马相如猜是小太子送的。可惜他寻遍东西市也没找到那样的木料。
知道此事的人如今已经不羡慕小太子,改羡慕皇帝。
生子当如小太子啊。
刘彻:“写这几分奏章的人应该认识据儿,但没跟据儿赌过钱。朕猜这三份奏章是有人请他们写的。知道为什么?”
张汤大胆猜测:“输红眼?”
刘彻抬抬手:“拟个章程出来,朕明日昭告天下。”
放下奏章退出去,五人到宣室外暂时摒弃前嫌,互相看了看,唉声叹气:“这叫什么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