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风流

第一百四十七章(2 / 2)

“16年前日本索尼公司以高达48亿美元的总代价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控股权;日本三菱土地公司拆巨资13.73亿美元收购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14栋办公大楼成为拥有洛克菲勒中心约8o%股份的控股公司。这两起收购案例在当时也引起了美国朝野上下的剧烈震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控制着1/3的好莱坞影视界象征着美国的文化;而洛克菲勒中心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美国人的灵魂’”。

“16年前的日本侵蚀了美国的文化收割了美国的灵魂。可事实上这两起收购最终被证明为是极其失败的收购行为就如同《广场协议》后日本持续1o年的经济萧条一样成为了全世界的笑柄!我们试想如果海洋石油总公司这次收购成功的话会不会陷入与日本当年一样的窘境?现在让我来分析一下海洋石油总公司以及美国优尼科公司的具体财务状况。。。”

“准备得到还挺充分。”叶天低语道。

“上面对于这次的并购计划也存在着分歧。美国佬这次反应这么激烈也让上面产生了犹豫。不然你认为海洋石油总公司会说撤回报价就撤回报价?又不是在玩过家家!”

叶天默然。

“我看啊开这个会的意图很明确纯粹是露脸、作秀!”黄伟新对着台上的李向撇了撇嘴。“你看看我手上的材料。如果觉得行的话也到台上去露一手。这也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一个环节。”

叶天拿着黄伟新给的材料粗略地阅读了一遍。

“怎么样?”

“上去试试看。”

黄伟新点了点头:“加油!在3o岁这个年龄层那小子是你最大的竞争对手。”

叶天微微笑了笑没有做声。

在李向言结束后叶天上了台先他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台下的大多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对于他这个叶大少都有些印象。

叶天的言可谓是与李向针锋相对。“华夏今时今日的情况与2o年前的日本迥然不同。一在汇率问题上虽然中央做出了一些让步开始实行有管理的自由浮动。但绝对不可能出现像日本当年那样单边大幅上扬的情况。二日本企业当年大肆收购的是文化业以及地产业众所周知文化业与地产业的经济弹性非常大受到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当今这个时代格外稀缺。能源业在未来1o年中几乎不可能生恐慌性滑坡。三美国朝野对于此次并购案的反对声相较16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16年前日本是收购成功的。这说明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从政治经济角度我们可以做一些揣测。四海洋石油总公司对于国际并购的确存在着程序上的不熟悉反应措施相对较慢等情况。其中有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情况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报价比竞争对手雪佛龙公司的报价高出整整5亿美圆且各种承诺条件也远远优惠于雪佛龙公司。外界媒体称海洋石油总公司强势收购优尼科。或许就是‘强势’这两个字进一步地刺激了美国上下使得政治势力的干预远远高于了16年前。。。”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收购的目的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在细节上还存在着误差。”

叶天下来后全场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李向朝着叶天所坐的位置凝视了好一会儿。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