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红颜:穿越之我是穆桂英

第一七四章 兵围宜州府(2 / 2)

“大元帅,末将认为王将军的意见可行。”杨八妹见杨宗保的眼中发亮,便知道他赞同王兰英的意见,便顺势帮了自己的侄子一把。因为杨八妹也是征战多年,自是知道那些老将们都很圆滑,看不到主帅的意图时,是不会表现出自己的意见的。

果然,在见到杨八妹、杨九妹、杨宗英、岳胜几人都表示赞同后,在座的将领们才纷纷表态。这让杨宗保再次暗叹,这大元帅不好当。虽然眼前的人都是猛将,可这各人的性格,还真让他头疼。

“王将军,这建议是你提出的,就由你负责吧。如果有什么要准备的,可以与本帅提出来。”杨宗保练的可以称得上,喜怒不形于色了。点了点头,便开始发号帅命:“岳将军,你就负责围困宜州,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由宜州里逃出来……”

处理完了军务,杨宗保才便将丁普之事说了出来。不管怎么说,丁普都是一个带有品级的官员。而且,他的身份也比较特殊,杨宗保不能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虽然丁普是在王兰英的新军中死的,可在目前来说,王兰英的新军也在杨宗保的管辖之内。

而中军帐中所有的将领,对这个消息却没有任何的看法,都以大元帅的定夺为准。这让杨宗保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将写好的公文派人送到了桂州,准备先让李达与钱惟演过目,再送往汴梁城。

杨宗保现在可是一点儿也不在乎丁谓会怎么想,因为平叛大军得胜就在眼前,无论丁谓想做些什么,赵恒都会将此事给压下去的。毕竟,这次的南方叛乱,可是让赵恒坐立不安。

在佘老太君的家书中,她曾提到过,赵恒对这次平叛是非常的重视。因为在南方叛乱之前,赵恒便已经着手准备到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可没想到南方的叛乱,却突然打乱了赵恒的计划。

‘封禅仪式’不行取消,便在平叛大军南下之后,按照原定的时间举行了。所以,赵恒便十分的希望平叛大军得胜。无论谁也不想,在给自己的脸上贴完金后,再狠狠地给自己一耳光。赵恒是一国之君,更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只要平叛得胜。赵恒是不在乎一些小事的,例如某个高官的儿子死了。

至于丁普的真实死因,有了默契的杨宗保与王兰英,一致对外宣扬,他就是被南国兵射杀而亡的。丁谓就是怀疑,他也没有任何证据。因为那些追击杨排风的南国兵无一生还,而目击了这次事件的柳州新军,也在王兰英的手段下,全都忘了此事。

聪慧过人的王兰英,甚至还找出几个亲信,到外宣扬当时的情景,称赞丁普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可还算是个男人。这样似真似假的消息,在穆桂英看来,无法不让丁谓相信。

就这样,杨宗保的公文在李达的‘惋惜’、钱惟演的暴跳如雷中,发往了汴梁城。而在宜州,平叛大军紧紧地围着宜州,开始配合王兰英实行了‘劝降行动’。

没有五天的时间,王兰英的计策开始发挥了作用。自第五天开始,每天夜里,便陆陆续续有人从城内出来。被平叛大军抓住后,都是表明要投降大宋的军队的。虽然这些人大都是本地人,少有南国兵,却也让杨宗保等众将领非常欣喜了。

已经完全恢复如此的穆桂英、杨排风还有即将伤愈的杨宗锋带着两个孩子,也在第六天到达宜州。穆桂英的到来,更是让众将高兴。可能也是心里的原因,在他们的心中,只要穆桂英出手,宜州肯定是手到擒来。而穆桂英也没有辜负大家的重望,在了解了这几日的情形之后,便在中军帐中又提出了一个意见。

坐在杨宗保的下首,穆桂英侃侃而谈:“既然已经有人从宜州出来,那就说明,现在的宜州城内人心不稳,王将军的劝降计划有了效果。不过,宜州城内的大多数人,都是大宋的百姓。黎明燕、冯通也不是心善之人,万一她们要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里,宜州城内可能会血流成河。”

“穆副帅所言甚是,是末将考虑的不够周详。”王兰英可不是屠夫,想到宜州城内要是发生像穆桂英所说的情景,她也有些着急了。

杨宗保的眉头也皱了皱,他还真没有想到,黎明燕与冯通会这么做。可想到穆桂英的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南国被灭已成了定局,可宜州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惨剧,谁也不会开心的。

穆桂英见众将都在考虑,便再次说道:“为了不让那样的惨剧发生,本副帅决定亲自入城,劝降黎明燕与冯通……”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