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红颜:穿越之我是穆桂英

第一四七章 杨府的家书(2 / 2)

至于钱惟演,杨宗保虽然没有接触过,可从八王爷那里,他可没少听说过。这个钱惟演很有文采是不假,可他的为人却很让人不齿。这人不仅趋炎附势巴结比他官大的人,还是根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近些年来,就是因为丁谓的儿子丁普,成了钱惟演的姑爷儿,钱惟演与丁谓走得很近。可以这么说,只要是丁谓在朝堂上有什么提议,这钱惟演一定会以第一走出来赞同的。而上次穆桂英在殿上与丁谓对峙之时,钱惟演却没有站出来,也是因为他的本性使然。

这次广南西路发生了战事,朝庭派下安抚使理所当然。可这安抚使的权力也是不小,赵恒却让钱惟演来任职,杨宗保有些不明白。穆桂英似乎看出杨宗保的疑惑,便道:“在我南下之前,钱惟演虽然只是翰林大学士,可在这之后,官家却因为他为泰山封禅写了一篇文章,成了礼部尚书。之后,丁谓也不用了什么方法,钱惟演如今可是枢密院的副使。”

“怪不得,原来是这样。”杨宗保点了点头,可想到丁普,又道:“那丁普也是得了官家的宠爱?”

一说道丁普,杨九妹第一个撇撇嘴,而越来越淡然的杨八妹,也是微微凝眉,眼中闪过一丝鄙视。杨宗锋、姜德、何庆三人更是一脸的不屑,就差没向地上吐口吐沫了。

穆桂英见到这副情景,想笑,却还有些惆怅。说实在话,穆桂英也很不屑丁普。在与丁普发生冲突之后,穆桂英便特意打听了下这个丁普。说老实话,除了长相,丁普一点儿也不像丁谓的儿子。

丁谓虽然爱拍赵恒的马屁,为人奸诈,可他确实是有本事之人。从一个小小的户部判官,到今日的枢密使,丁谓要是没有点手段,怎么可能在会达到如此的高度。可他的儿子丁普,却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官二代’。

可能也是有丁谓这个老爹的原因,丁普为人十分地狂妄。否则,他也不会在酒楼中,当着满楼的客人,嘲笑鄙视大宋百姓最为敬仰的‘杨家将’了。而且,自那次事情之后,丁普的性格依然没有任何的收敛。这让丁谓十分的恼火,便给丁普谋了一个小官职,用来约束他。

“丁普通过丁谓的动作,表现突出,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就由兵部进了枢密院任职。之后,官家在朝会时,让众臣商讨招安之事,丁谓便将丁普推了出来。”穆桂英扬了扬手中厚厚的信,暗自苦笑,这八王爷与寇准备的还真详细。本应该等钱惟演到达,才宣读圣旨让杨宗保等人知道的消息,八王爷与寇准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全让佘老太君在家书中写了出来。

经过众大臣商议,广南西路中所有的山寨,自成一军。由王兰英任这支军队的将军,丁普为其副手,参议。表面上,这个参议也就是参谋的意思。可对于这支特殊的军队,丁普却是代表朝庭,约束他们的意思。而王兰英要想调动军队,必须还得经过丁普这个参议的知晓备案才行。可以这么说,丁普这个职位很重要。

所以,对于赵恒任命丁普为这个参议,这让杨宗锋、何庆、姜德很是不服气。就连杨八妹、杨九妹也认为赵恒的任命,太过儿戏。万一丁普的狂妄惹得那些山寨之人,有了逆反心理,再回去做山寨,甚至有可能反向冯通,那穆桂英之前所作的一切可就都成了‘无用功’了。

越想下去,杨宗保的脸色越加的深沉。这九州九寨的人,对于杨宗保而言,可是剿灭南国的重要兵力之一。就是因为他们是本地人,熟悉广南西路的地理与天气,可以让平叛的大军少吃些苦头。而且,这些山寨之人,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说不定他们中的某个人,就有混进宜州城打探消息的本事。如果失去了他们的帮助,平叛的大军要想平叛成功,可是难上加难。

“不行,我要给皇上请旨,丁普任这个参议不合适。”杨宗保起身,便想上书房写奏折。可他刚刚踏出一步,穆桂英站在了他的面前,嗔道:“你着急,我知道,可你不应该急的脑子都不清楚了吧。我们现在知道这些,可从家书里知道的,家书——”

随着穆桂英拉长的声音,厅中众人才反应过来,这事还真不能急。怎么的也得等丁普到了这里,出了什么纰漏,杨宗保才有借口向赵恒提出换人。再说,汴梁城里八王爷、寇准都是与丁谓不相上下的人物。丁普既然已经被任命了,就说明两人根本就没有让赵恒改变主意。既然一国之君都不相信丁普,那杨宗保还没有等丁普到柳州,便请旨,这赵恒得怎么想。

“难道还真要出了事,皇上才会改变主意吗?”杨宗保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可这心里却是极其地不舒服。似乎有那一瞬间,杨宗保有了一种什么都不想管,像杨四郎一样隐居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的想法。可一想到对他期望很高的佘老太君,杨宗保立刻打消了那个念头。

穆桂英不知道杨宗保的心里有这么多的变化,想了想才道:“这样吧,我再去一次铜鼓寨与王家姐姐打个招呼,让那些寨主们小心戒备丁普。”

“桂英,你的肚子都快七个月了,别到外乱跑了,还是我与九妹走一趟吧。”杨八妹起身,走到穆桂英的面前,淡淡的语气之中,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关怀:“听你起说过王兰英之后,我与九妹都想见见她呢。所以,这次就由我们代你去吧……”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