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供的不仅仅只是化学结构式,同样还有药物合成路线中详细反应条件。
在药物合成过程中,化合物的反应条件也同样重要。
不管是反应温度、时间还是原料底物的添加剂量,哪怕指标只是出现一点点的小小偏差,那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最后的结果。
而反应条件里的每一个数据,那都是前人经过无数次失败摸索出来最佳数据。
如果让陆良一个人自己去摸索的话,这庞大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他花费半年的时间去捣鼓。
第二步就是加入N-羟乙基哌嗪等原料,反应温度在85℃,在经过冷却、析出结晶、烘干几个步骤之后,最终产物,就是二代药物达沙替尼!
但这并不意味结束。
如果将现在的达沙替尼拿去卖,估计能当场吃死人。
毕竟,现在做出来的达沙替尼还只是一个粗品,其中掺有大量的杂质,那些杂质都是合成过程残留的其他化学试剂。
因此,想要得到真正可以服用的药物,那还需要进一步的提纯和精制。
精制的过程相对于之前的反应就比较简单,在反应釜中加入甲醇和乙醇乙酯,搅拌混合后加入达沙替尼粗品。
甲醇和乙酸乙酯在医药领域本就是两种常见的精制试剂,只不过溶解的杂质各不相同。
而两者相结合之后,能够溶解掉更多的杂质。
药物这玩意,纯度要求基本懂的都懂,不懂的也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