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证据……”
过了足足有半小时,病人家属走出了办公室,她没有跟小孟交流什么,但明显看出她被梁璐大夫说服了,神情放松了不少,略有些笑意地回到了病房。
梁璐随后又把护士小贾叫进了值班室,不一会儿,小贾摇着头出来了,当走到小孟跟前时,她一边走一边把病历夹递给了小孟说:
“你看看吧……”
小贾的举动让小孟很好奇,她接过病历夹,随手翻了翻,当翻到后边大夫下的医嘱时,惊奇的发现,上面写着两行字:
“暂无明显行为异常,留院观察治疗。”——梁璐老师的笔迹。
“梁老师没有开化验单和处方?!”小孟惊问到。
“是呀,梁老师而让我持续观察两天,再做相应的对症治疗。这倒好,来了一个不吃药只睡觉的病人。”护士小贾笑着说。
“那我问问梁老师去。”小孟很纳闷,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般病号大夫都是先做医学检查,然后用药,这个病号……她实在想不明白了,便拿起病历夹,跑去了医生值班室。
梁璐刚处理完手头的事情,正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发呆,看到跑进来的小孟便回过了神,问道:
“怎么了小孟,有什么事么?”
“是这样,梁老师,这个病人你没有下处方药,我不太明白,想向你请教一下?”
“哦,是这样的小孟。”梁璐耐心地同小孟说,“病人没有异常的亢奋与低迷,睡眠质量又好,只是病人妻子说他有幻听幻视,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而且病人的妻子在跟我的详细交谈中,并没有提供病人实质性的发病情况,只是担忧,所以我们就需要观察,如果这时用药,很可能会掩盖病情,我们只有观察到了病人发病时的表现,才能确保对症下药。”梁璐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诊断思路。
小孟豁然大悟,点了点头。老师就是老师,老师细致入微的诊断依据,让小孟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抱着刚才的资料,写起了病历,这种大病历一般实习医生帮助老师写,这样可以锻炼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同时能取悦老师。
时光过得很快,一晃几天就过去了。
神经内科的病号不是太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小孟特意观察起了这个病号来。每次路过六病室,她就会进去巡视一番……
确实如梁璐所说,病号一切体征都很正常,而且夫妻二人的心情也好多了,虽然病人见到陌生人很沉默,但接触长了也爱笑。
…………
“体温正常么?”
“正常,早饭吃的夜很好,二便都很好,你放心吧小孟,精神头好多了。”夫妻二人一般都是女人说话,自从转到神经内来以后,病人家属的心情明显好多了。
病人是个壮年男子,但比似乎偏瘦些,平时不大怎么开口。但这一次却开了口:
“我什么时候能出院小孟,得空你问问梁大夫,地里的活得回家去干……”
一个低沉而有些尖利的男人嗓音。病人本人很少同小孟说话,因为刚到科室所以小孟也很少主动和病人交流,这一次似乎病人急于出院,所以就询问起小孟来。
小孟尴尬地一笑说:“你好好休养,等见了梁大夫,我会跟她说的。”
实习医生并没有多少话语权,而且女孩子也不大懂同大人交流,所以聊了几句,小孟就羞涩地走开了。科室的很多活小孟都抢着干,虽然很忙,但小孟还是记得跟梁璐老师提过二十二床病号的要求,似乎梁璐也记下了,但梁老师并没有给小孟直接的答复。
一直到了两天后,又轮到了梁璐值班。小孟因为距离家比较远,也留在了办公室。
下午,距离上班还有一会儿。
“吱呀”一声,值班室的门又一次被推开了。
缓缓地,一个女人怯生生地站在了门口,那女人犹豫了片刻,鼓起勇气,笑着同办公室里的梁璐和小孟打招呼:
“大夫,我们这样一直住着也不是个事,要不我们出院吧?”
是陈玉魁的妻子。通过这几天的住院,,梁璐对这个风风火火的农村女子很有好感,笑着说:
“有什么事情进来说,别站门口,你的疑虑消除了?还有什么担心的吗?”
女人欣慰地走进了办公室,来到梁璐身前,略有些含蓄地说:“没有了梁大夫,以前老是觉得他神神叨叨的,但是这一回俺是见到真正的病人啥样了,俺那口子没那病,是我想多了。”
“那你觉得陈玉魁自己状态怎么样?”
“也没啥事了,他就是平时不爱讲话,这两天也是愁的了不得,家里的麦子得浇水了,生姜地也要栽种了,他急着要走呢。”
梁璐微微一笑说:“刚才你打饭的时候,他也是跟我这么说的,也是,现在地里活多,家里孩子也没人照看,要不,你们先回去也行,如果觉得哪里还有什么不舒服了,等忙完农活再来找我。”
“那俺今天就办出院吧?”
小孟安慰心急火燎的女家属说:“现在已经过了中午,床位费按一天算,明天中午十二点前办手续即可。”
病人家属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农村妇女,而且男人不说话,女人反而敢说话,小孟说到这里,她连声拍手说:“这样最好,这样俺就不耽误农活了。”
梁璐也说:“既然你考虑好了,刚才陈玉魁也说了,没有什么其他情况,那我现在就下出院医嘱,你回去准备准备就行了。”
“那太好了梁大夫,碰到你俺可真是碰到好人了,俺听你的,这就回去拾掇拾掇去。”
“嗯,好的,你回去吧,我一会儿就给你们下出院医嘱。”
梁璐说完,病人家属就兴冲冲地离开了医生值班室,不一会儿,小孟将整理好的病历递给梁璐,梁璐写好医嘱后,又递给了小孟。
小孟心里也很高兴,这是她进入矿山人民医院以来写的第一份大病历,同时她也为这对善良的农村夫妇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