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屋

第三章,诡影(2 / 2)

她确实是惊着了,越说话眼神越恍惚。

田学军听说陈祥没事,悬着的一颗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这个陈祥家说来话长,自打田学军记事那会,这个家庭厄运连连,惹的很多村里摆八卦的娘们,不知从哪里听了什么鬼神附体编排他家,前些年田学军当兵转业在外,只是有所耳闻,后来回村了,才发现了蹊跷。这山村里的人要是夸起一个人来,那是能把你夸上天边去,那真要是编排起一个人来,也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二年田学军尽量让陈祥两口子往大家伙身边凑,但百姓似乎对他存在很深的忌讳。

“唉,陈祥也是个苦命孩子!”田学军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安慰起女人来:

“这天气还很热,兴许他上去凉快去了,还许是他家有晾晒,怕夜里有雨上屋顶打堆去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天还下了一整天雨,这时令,天气预报有时候也不指准。”

“这天都啥时候了二哥!打前几夜里俺家就盖了被子了,再说他家有没有晾晒俺还不知道啊!二哥,你可不能掉以轻心,我听说陈祥他先人们……”

“住嘴!”田学军听到女人说起“先人”二字立马呵止了,“我跟你说国梁家的,你那只眼睛看见了?还是那只耳朵听说了?我告诉你,别学人家不懂不解的娘们张开嘴乱说,传坏了人家名声,就误了人家一辈子,你可要想仔细了再说!”

“可是二哥,我真看见了……”

“行了行了!”田学军不耐烦地挥挥手,“国梁家的,做什么事都讲就真凭实据,我告诉你,你说这话让人抓住了把柄你可担待不起……”

在田学军一顿说服解劝加威吓后,女人终于明白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知道了自己疑神疑鬼的话上不了台面,就不再强调了,田学军又好言宽慰了一通后,她也不再坚持,但她还是困惑着,可又解释不清楚,只能蔫蔫的回去了。

田学军被这女人缠磨了一早晨后,头也不晕了,匆匆吃了几口饭,就出了家门。

石楼子村建村历史多久,祖祖辈辈也没个准数。但是,这个村里有坐七级石塔,就在村子南边蟒道山的东北角上。

也不知道老辈人怎么移植来的故事。说是原先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时路过这里,在石楼子村南边莽道山的地方,忽然窜出来一条巨蟒,唬的汉高祖滚鞍下马,然后巨蟒就把汉高祖的马给吃了。这匹坐骑追随了汉高祖多年,感情深厚,汉高祖大怒之下拔出宝剑就来杀莽,那莽蛇深具灵性,知道刘邦是真龙天子,这蛇再大也不是龙的对手,赶紧顺着莽道山遁走。

蛇在前面走,刘邦就在后面追。一直追到了一片石崖下,蟒蛇无路可逃,被高祖一剑斩于崖下,高祖命手下将士在崖下建了一座石塔来镇压蟒蛇,让他的灵魂永世不得逃遁、不能再为祸人间。因为石塔年代久远又建造华丽,老百姓就以为是座石楼,这就有了石楼子村的村名。当然这些都是村人对祖先的信仰和追求,因为刘邦斩蛇史书上有明确记载是在芒砀山,汉高祖也从没有到过汶南镇这个地方。

实际情况田学军找过文史馆的工作人员,也问过老书记,因为石楼子村地处偏僻,只知道这个石楼子村可能和北边的大冢子山存在某种联系,大冢子山可能是哪朝哪代的一座行宫或者陵墓,而‘石楼’就是后来大冢子山的附属建筑,据老辈人讲在日本鬼子来中原的时候,村里的那座七级石塔,让日本鬼子飞机扔炸弹炸掉了,只剩下一座底座,这个底座就在村委会东南边的蟒道山脚下,现在还能清晰可见。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典故也好传说也罢,都说明了村子不平凡的过往,故事就是大山人一辈一辈的念想,而念想就是支撑大山人生活在这里,甚至走遍天涯海角的情怀,田学军不就是受到了这种情怀的召唤回到了石楼子村么?

田学军走在路上,不住的有村民跟他打招呼,阳光洒在熬过暑热的杨树叶上,似乎有一点秋天的味道了,今天田学军先要到田永奎家去,叫上新来村里调研的研究生林悦。

“现在大学生啊,异想天开。”田学军这样想着。

去年也是一伙画画的学生,带着帐篷炊具来采风,又跟村里百姓借了镐头和铁锨,说什么要自食其力,一头就扎到村西边汶南河边的烂泥沟子里去了。正是六月雨季里,一场雨,引来了山洪,幸亏河西王家人在给生姜地护土坡发现了,最后叫来了好多人才把那几个学生救出来,自那以后,田学军对这些学生就没什么好感了。

赶巧,前几天远房大奎哥说他妻侄要来体验生活,田学军本来也是挺反感的,但是毕竟是远房叔伯兄弟托他,不好推辞,只好勉为其难,随后一个高挑个子,面容白净秀气的小伙子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刚一接触,这个学生文质彬彬,不爱说话,接触长了田学军才发现,这个学生跟以前来村里的那几个学生不一样,从不主观,不知道的事情就说不知道,而且对他们这些农村人也不另眼相看,这让田学军从心里产生了好感。

路口上养殖户王桂东家和供销社许万昌家还拦住田学军问了些事情,这时林悦已经在路上迎着他往前走着了。

“早啊,二叔。”

白净面庞的学生一张嘴就绽开了笑容

“吃过了么,林悦?”

“吃过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村委走,大奎哥和嫂子因为有事情,就把这孩子托付给了他,林悦这段时间会形影不离地跟着他。

“咱村子里有多少口人,二叔?”

“有两百多户,八百多口人,咱们村一共王,田,陈,李,黄,贾,张七大姓。最早是黄姓建的村,我们田姓来的最晚,但奇怪的是,现在黄姓就只剩北边大冢子山上看果园的黄书才一家了,而我们田姓反而成了村里的最大姓。”

二人说说笑笑的来到了村委。

一整天,林悦都在和田学军沟通这个村子的民俗与传统,一直到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从外边缓缓地进来几个人。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