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华年

第831章 萧规曹随(2 / 2)

会后,已经“退居二线”的生活部理事也都离开,一多半跟他说接下来的例会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他们就请假不参加了,邵英贤早有心理准备,倒是几个还愿意留下来的人让他有些诧异。

这里边有郝哲,也有欧阳晴。

郝哲说他反正也没有其他事情,不如多做做事情,毕竟学校是要根据例会签到记录和日常工作表现,才能给予学生会成员每月的特别优待。欧阳晴则说她时间充裕,也想多感受一下在一中的日子。

邵英贤觉得欧阳晴这话说得怪怪的,问道:“什么叫做‘多感受一下在一中的日子’,说得好像你很快就要走似的。而且你不是要忙竞赛吗?”

欧阳晴却嘻嘻一笑,道:“说不准哦。”她转身离开,马尾辫甩得老高。邵英贤对着她的背影有些无奈,欧阳晴跟自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仿佛在他还蹒跚学步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飞了,她想的事情,他猜也猜不到。

工作都分配了出去,他自觉轻松了不少,想想当初郑平当部长的状态,似乎他也是不做这些具体的事情的,但是他会去思考怎么创新生活部工作内容,这一点来说,自己就弱了很多。他想了一晚上,只觉现在处处都好,一点儿思路都没有,于是打算“萧规曹随”。毕竟刚刚改善过,很多人还在适应中,如果立刻又改,反而显得折腾。

周末部长例会结束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郑平,本以为郑师兄会觉得他辜负了自己的信任,说不定能给他些新的思路,却没想到郑平对他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两人绕着操场边走边聊,郑平道:“我记得以前看《道德经》,有句话叫做‘治大国如烹小鲜’,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对邵英贤来说,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都属于“闲书”,除了课本上讲过的内容他要记牢学好,其他的篇章他从来没看过,更何况他本来对古文阅读的掌握程度就很一般,看这些东西还不如多看几道数学题爽快。所以听郑平这样一问,顿时感觉知识匮乏,笑着胡乱解释了一番:“是说治理国家就像做菜一样?”

“差不多吧。”郑平显然看出来邵英贤不学无术,耐心解释道,“对‘小鲜’,有好几种释义。有的说是小炒,有的说是小鱼小虾。我倾向于后者,就是说治理国家,要像烧小鱼一样。推而广之,做其他的管理类的事情,都是如此。”

“为什么非得是小鱼呢?”

“西汉时,有本《毛诗故训传》里有段话,可以作为这句话的解释。那句话是说‘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他蓦然背出这么一大段古文,看邵英贤满脸不解,不由笑了起来,“是觉得我掉书袋了对吧。哈哈,最近为了写议论文准备素材,所以看了些古书。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就是说,如果做鱼的话,来回翻腾,鱼肉就容易碎。管理国家呢,如果来回折腾,民心就容易散,因此知道怎么做鱼,就知道怎么治民。话说回来,古代也有句成语是讲这件事情,叫做‘朝令夕改’。一个规则出来了,需要有适应的过程,也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如果很快就改掉,从咱们学生会的角度来说,未来就很难取信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不停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规则,也很麻烦,劳心劳力。”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