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学得聪明了,不再像在铁道小学那样一丝不苟。很多事情她仍然会主动伸手帮忙,但适可而止——这也是她跟赵子英学的。在听过她以前的境遇后,赵子英曾笑着问她:“为什么要打朱国兵?”
她说:“因为他欺负我的朋友。”
赵子英沉吟了一会儿,说:“可这不是办法。你瞧,后来他们都不是你的朋友了。”
成云舒颇不服气:“那不是因为朱国兵说我爸爸是杀人犯嘛。”
“可照你这么说,如果不是因为成伯伯的朋友,你也许早就被朱国兵的爸爸打了。还是你吃亏啊。”
“……也是。那换你会怎么做啊?难道就眼睁睁看他在班里欺负人,置之不理吗?还是去告老师?”
“他以前班里的同学都怎么做的?”
“没问过呀。不过多半是置之不理,否则他怎么会越来越嚣张。”
赵子英一合掌:“这不就是了。他不可能一直只欺负一个人的。一个孩子的零用钱总是有限的,老是问家里要钱,总会被大人发现,就会有人告到老师那去。所以如果我是你,我会先建议被欺负的同学去找家长。”
“但是……朱国兵的爸爸是个酒鬼,一喝醉了就撒酒疯,许多人都怕他。”
“不是还有警察嘛。”赵子英的答案让成云舒觉得有点儿惊讶。男孩子看到成云舒的神情,笑了笑继续说:“人被逼急了,总会自己去找出路。小云,你之前就是做得太多了,懂吗?”
成云舒睁大了眼睛,似懂非懂。
赵子英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要经历的事情。你能给的无非是建议,但不能去代人做决定。否则总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成云舒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我明白了。但如果……如果以后你明明知道什么是对另一个人好,可他偏偏不愿意去选,你又很关心这个人,难道也眼睁睁看着他走错路么?”
赵子英轻叹了口气。他没想到成云舒会抛出一个让他感到很为难的问题,更何况这个问题,不也很像他面对某些人时的心境么?
为了某些人好,父母如此,子女也是如此。可是关心则乱,又有谁能够真的全身而退呢?
他淡笑:“那就……眼不见为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