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家在乡下生活的这么多年,都是忌讳儿媳妇拼命贴补娘家的,认为会把婆家的福分都贴补没,而他们之所以跟严馨这么说话,也的确是出于嫉妒心。
“我知道你这些话都是啥意思,无非就是担心这两个年轻人日子过的好,我闺女拿回来的,每一分每一毫都是她自己赚来的,全都是自个努力才能有这么多钱贴补娘家的,换作是你们家的孩子,整天在家里闲着,一分钱不赚,再来贴补娘家可不就容易挨训吗?”
杨翠玲不满意的说,其他妇女听了这话,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家女儿可不就是这个样子。
严馨平时就比较护短,更何况现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婆婆的严馨自然站出来,义正词严的给儿媳妇站场子,毫不犹豫的支持儿媳妇说。
“真是有劳你们几个担心了,我这儿媳妇别的没能耐,就赚钱这方面是一顶一的,我们夫妻两个人都得对这孩子佩服,别说是贴补娘家了,就是把赚的所有钱都给娘家拿去,我们也得心悦诚服,没办法,谁让儿媳妇争气呢?”
听完这话,那些村民就知道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家里头肯定也是不差钱的,这事儿到底还是他们几个自作多情了,赶紧笑着点头,随后才回了自己家里,不好意思再街上继续闲逛了。
“真是不好意思,这些妇女就爱没事传瞎话,其实我闺女是再本分不过的,一个人从来没有拿什么东西添补娘家过,我们两口子这点话还是敢给你保证的,这一点你就放心吧。”
杨翠玲赶紧低声解释,听了这句话,严馨倒是不认为有什么,就连自己也是时不时的往娘家送点东西呢,难道这样就是错了?其实也不一定,孝顺的孩子走到哪儿都没有错。
“没事儿,我估计着他们也没有别的意思,能这么说话也都是穷闹的,但凡手里头有点钱,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咱们别和他们一般计较了。”
杨翠玲也跟着连连点头,村里的大部分人的确都是贫穷的,就连自己也不敢说自己手里头有钱,可偏偏在别人眼里,自家就已经过的是有钱人的日子了,这样一比较,就足以看出这村里穷成什么样子了。
“我也知道这日子不好过,更何况这些孩子们都年轻了,家里头也是最需要用钱的时候,我倒不至于,因为这事儿和邻居们吵架,就是怕你们真的信了这话了,我们家闺女可从没干过这样的事,你们得信得过孩子呀。”
严馨连连摇头,她的话都是真的,自己从不介意儿媳妇会不会往娘家添补,毕竟这日子是大家在一块过的,不管是儿媳妇的娘家还是婆家,往后都是小两口要背在身上的重任,现在多贴补一点又有什么呢?
你自家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儿媳妇家里头有三四个孩子,这样仔细比较起来,日后在养老方面,儿媳妇出的力肯定要少一点的,能够在钱上给家里多帮帮忙也是好事儿,要是真能把这几个弟弟妹妹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了,往后再给家里养老的事情上,儿媳妇也能有伴。
“咱们家最重要的是孩子孝顺,别的都没用,咱们家的孩子也都是个顶个的懂事,咱们这些老人就得享受孩子孝顺的这份福气,那别的还有啥意见呢?好好享受就得了,孩子都不差,咱们也别有那么多事了。”